從上個月開始,毛伊島明軍已經熬過了物資供應不暢、省吃儉用的艱難時光。
那段基本喪失制空權的日子給官兵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伙食標準顯著下降,除了一線戰鬥員以外其餘人僅能勉強果腹,最要命的是香菸極其匱乏,讓人無法忍受。
銀質鷹揚勳章獲得者、榮立奇功與首功各一次的上士穆洪嗜煙如命,不惜冒險率兩名士兵悄悄滲透戰線,擊殺落單敵兵來弄煙抽,結果在第三次時因此失手戰死。
隨著局面好轉,物資供應逐漸充裕了些,士氣也隨之回升,精氣神一下子就回來了。
在數十名明軍憲兵大搖大擺的拎著嵌滿釘子的棒子進入談判會場監督之後,美軍也急忙趕製了一批更長的狼牙棒。
顯而易見,明美雙方的停戰談判註定針鋒相對。
聽聞正式談判即將開展的風聲,大批記者不遠萬里從本土趕來偏遠的太平洋之心。
照相機膠片記錄下了令人忍俊不禁的景象——談判會場的雙方秩序維持人員盡是挑選出來的身強力壯之輩,握持著長長的狼牙棒,氣勢上誰也不讓誰。
雙方的第一場談判很快開始,首先確定之後的具體議程,分別是:
①關於太平洋諸多島礁的處理辦法。
②關於菲律賓的處理辦法。
③關於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的處理辦法。
④關於阿留申群島的處理辦法。
⑤對雙方戰俘的交換安排事宜。
⑥設立一個監督雙方履行停戰條款的聯合機構。
初次協商尤為順利,似乎是個良好的開端,《華盛頓郵報》隨即以《和平的曙光》為標題來報道這件事。
然而這只是表象罷了,僅僅羅列要談什麼。
美方派來的首席代表是退休返聘的威廉普拉特海軍上將,他曾經參與過倫敦海軍條約的簽訂,又擔任過海軍部長。
第一次正式談判剛開始,威廉普拉特就說明了美方關於太平洋島礁的提案——
>美方保留夏威夷群島和約翰斯頓環礁,與西海岸最近相距3800㎞。
>中方保留特魯克環礁和馬里亞納群島,與本土平均相距3700㎞。
>中間其餘群島獨立建國,雙方武裝力量不可入駐,作為中立緩衝區。
這個提案實際上與國務院交代的最高和最低訴求大相徑庭,幾乎相當於無用的一紙空文,只是方便今後討價還價罷了。
作為交換,池先澤也根據朝廷的指示闡述了相反的提案——
>中方要將佔領島礁全數納入控制,包括夏威夷群島的考愛島、尼豪島、瓦胡島。
>美方保留莫洛凱島、毛伊島、大島,以及約翰斯頓環礁和聖誕島。
這樣的提案顯然是不可接受的,雙方先是逐條反駁,沒過多久就演化為互相指責。
“多麼荒謬,自從北美十三州獨立以來從來沒有人向合眾國提過這麼過分的要求,無法想象你們會這麼貪婪和目光短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