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自己卻是來到了灶臺前:“娘,我來燒火吧,爹說他一會兒就回來了。”
可以說,只要家裡有人,林禾就沒有自己一個人做過飯。
林禾一邊讓出位置,看著李皓重新倒了點水,試了試溫度,然後才小心餵給弟弟,這才覺得滿意。
開水這東西,其實很危險,她平時剛燒好的水,都會放在矮一點的角落,這樣至少可以避免孩子燙到孩子。
就算有時候沒注意,孩子自己去提開水了,不小心弄翻了,也不會出現從頭淋到腳的情況。
“你們在外面玩什麼呢,這麼累,這附近你的同學很多嗎?”
林禾擇菜,順便跟李瑜聊天。
“不多,只有兩個,我們整個學院也只有三十幾個人呢,好多人都回村裡了,鎮上的本來就少。”
林禾很少問關於學院裡的事情,畢竟她對學習方面是完全不懂,最多就是識字而已。
她小時候學的那些,跟李瑜他們學的,完全都不是一回事兒。
這是她第一次聽李瑜說起學校的情況,不免有些驚訝。
“你們學院才這麼幾個人啊?”
“是啊,怎麼了?”
“那鎮上另一個學院呢,你知道有多少人嗎?”
“好像是差不多的吧,娘你問這個幹嘛?”
“沒事,就隨便問問。”
只是有點驚訝,永和鎮說小,也不是很小,周圍十幾個村子,都要在永和鎮趕集呢,每次趕集的時候,鎮上都熱鬧得很,食肆的生意,都會好很多。
但讓她意外的是,這麼大的永和鎮,居然只有幾十個人上學?
怪不得這年頭,能讀書的人,那麼讓人羨慕呢。
要知道,單單一個鄉安村,也有近百個小孩兒呢。
但是上學的,加上李瑜,也只有兩個人還是三個人?
鎮上只有一個秀才夫子。
腦子裡突然想起之前李長輝說過的話。
這位秀才夫子,還是年過半百,科考無望的老人家。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瑜兒皓兒就算再聰明,在鎮上讀書的話,也很難有太大的長進吧?
親身經體會普通院校,和名校之間差距的林禾,非常明白這其中的差距。
過了年,李瑜就八歲了。
八歲,說小,也還小,可若是在村裡的話,再等兩年,就可以準備說親了。
以他們家現在外人看到的條件,到時候肯定會有不少媒婆上門。
但是……
真的要就這樣?
林禾想到了家裡那一箱子金銀財寶。
沒錢就算了,若是有錢,還這樣得過且過的話,她肯定會後悔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