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個辦法,在發起首輪攻擊之後,除了能夠保留足夠多的防空戰鬥機,還能及時發動第二輪攻擊。”
在江文龍突然停下來的時候,白華偉與劉尊嶺都沒反應過來。直到江文龍朝他們身後看過去,兩人才回過頭去。
通訊參謀已經走了過來,而且神色很嚴肅。
“有訊息了嗎?”劉尊嶺搶在白華偉前面問了出來。
大戰在即,艦隊司令部的氣氛很緊張,而白華偉的一舉一動都給了參謀很大的壓力,讓氣氛變得更加緊張。
雖然現在的艦隊司令官是白華偉,但是艦隊司令部的官兵都是劉尊嶺帶出來的。
不管是好訊息,還是壞訊息,都應該從容面對。
“第一輪偵查行動已經結束,幾乎所有的巡邏機都遭到攔截,暫時無法確定紐蘭艦隊的準確方位。”
在通訊參謀說這句話的時候,江文龍走了過去,接過了他手上的電文。
有一大疊,不過每張電文的內容都很簡短,大多隻有一句話,少數複雜一點的,也只是多了幾組資料。
雖然只是一些數字,但是在參謀軍官眼裡,這就是情報。
江文龍沒囉嗦,立即走到海圖前,把這些資料標了上去,而且採用不同顏色的圖示加以區分。
在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白華偉與劉尊嶺走了過去。
這類圖上作業是參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如果說在幾十年前,也就是白止戰之前的那個時代,還能夠憑藉天賦,以及好得出奇的運氣,一躍成為艦隊司令官,那麼在此後,培養艦隊指揮官就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而且有固定套路。
簡單的說,就是從參謀做起!
要說的話,這也是白止戰開的頭。
正是如此,在帝國海軍學院,參謀專業的學員必須掌握大量專業技能,而且沒有人能夠例外。
用白華偉的話來說,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沒花多少功夫,江文龍就把收到的資料全都標註在了海圖上。
情況一目瞭然,根本就不用做太多的介紹。
在中轉島東北,有一片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千米的橢圓形海域為暗區,沒有一架偵察機進入這片海域。
關鍵,這片海域呈現東西狹長的走向。
也就是說,紐蘭艦隊已經在向東航行!
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已經有巡邏機到達中轉島西北,而且完成了搜尋任務,並沒有找到紐蘭艦隊。
照此推斷,紐蘭艦隊最遲在12日下午就已經轉為向東航行,而且航速一點都不慢。
溜了?
想到這裡,白華偉翻出一份在下午收到的電文,還仔細看了一遍。
確實沒有記錯,登陸中轉島的紐蘭陸戰隊已經停止進攻,只不過沒有撤退,準確說是退到了灘頭陣地附近。
紐蘭軍隊已經轉攻為守,並且著手加強了登陸場的防禦力度。
按照投入的力度看,今後幾天都不會發動進攻。
顯然,登陸部隊調整作戰部署肯定跟艦隊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