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
嶔岑山地界的山脈明顯石頭比較堅硬,大多數山嶺頂部較平緩,山坡多呈陡峭的斷崖形態。
現在他們走的是山溝溝中,若是沒有這些蓄水潭,行人上哪兒補給淡水去?
走在這種地勢逐漸升高的山溝裡,斷崖之上的陽光和風都透不過來。
岩石又是個吸熱體制,山溝溝就是個大悶爐子。
反正走個三五十步就得趕緊擦擦額頭和眼角,不然汗水就會溜進眼裡教你做人。
鹹的嘞!
倒黴蛋用他的犧牲歪打正著,讓後世的行人發現了在這條古道上生存的智慧。
成年積水,沒人嫌棄。
大夥兒麻溜的將水潭周圍的雜草都清理出來,等水潭裡的積水澄清之後,迫不及待的排隊打水。
你說水裡有寄生蟲?有灰塵?還有細菌?
不存在的!
這些人一路走來可沒少喝這種露天水。
一個個都跟鐵胃是的,沒見人出過啥毛病。
甘明蘭管不了別人,她負責的四個水囊裡只裝空間裡被神木淨化過的雨水。
一家四口和佘氏母子倆,現在除了這種帶著木香的淡鹽水,其它水都喝不慣了!
當晚,官差們尋了一個海拔不超過一百米,大約有五百平左右平緩面的山頂,讓大家在上面紮營露宿。
白天是悶熱死個人。
大半夜裡,山頂上的風極大。
“呼啦啦”聲中,都能聽出點鬼哭狼嚎的味道來。
不對,是真有哭聲。
起初還若隱若現。
後面就哭響了。
“哇嗚......哇嗚......”
“哇嗚......哇嗚......”
“哇嗚......哇嗚......”
有孩子的婦人,哪裡受得了這個?
一個個坐了起來,四下詢問:
“誰家的娃娃哭得這麼慘啊?”
“聽聲音應該還不足半歲!這個點哭,不是餓了就是困了!”
“都是怎麼人當孃的,還不趕緊哄哄呀!”
婦人人怨聲載道,聽這個聲音她們是真睡不著。
半晌,有人弱弱的問:
“不是,你們不覺得有些奇怪嗎?這光禿禿的石頭山上哪兒來的人家和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