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君出生江南陸家,最是講究大家規矩,哪裡容得下李氏的無禮,一頓家法下去。李氏就回孃家哭鬧,想要父親為自己做主,只換來兩個大耳光子。李賢細細對女兒講了甘家的歷史,並親自登門謝罪,這才讓老太君消了氣,李氏陪盡小心,以後,再不敢拿大。
這日聽說老太君為甘棠請來了老神仙張三丰教導甘棠,便前來東院看看情況,除了隨行的丫鬟婆子外,其長女甘顏、長子甘舜外還有其他在京的甘家子孫七八人,最小的甘碩剛一歲半,正在學話,是四房甘琨幼子,到比甘棠長了一輩。
李氏知道老太君不喜自己,但除甘棠外最痛最小的孫子甘碩,所以就到四房把四房幾個孩子一併帶來見老太君。
幾個孫女孫子先向老太君請安,在和甘棠互相見禮。老太君叫人將甘碩抱到炕上,哄著小孫子說話。
其中三房的甘虎一向調皮好動,在屋裡坐不住,拉甘棠到廊外說話。與甘棠斯文不同,甘虎名如其人,長得虎頭虎腦,小身子骨壯壯的,雖然甘棠小三個月,但比甘棠卻高了小半個頭。
“聽說年後我兩就要到族學進學,不要怕,有人欺負你,有我呢!”甘虎揮起小胳膊,仗義地說。
甘棠只覺得好笑:“我要大點好不好,雖然你是叔叔。”
甘虎翻了個白眼,露出“你很笨”的表情:“知道我是叔叔,所以我要保護你。”
正在這時一丫鬟叫兩人進去,老太君發話,叫甘虎等這幾天甘棠這裡和甘棠一起向錢翰林請教學問,預備年後為進學做個準備。原來卻是李氏向老太君提起,可不可以自家孩子,也能得到老神仙張三丰的教導。
老太君言明,那就甘家三到十二歲的男童一起到書房向錢翰林學文,至於張三丰張真人是不是願意教,到不可強求。
自從幾日前甘棠搬來此處,甘家在京真系子弟都被送來跟兩位長者學習文武,盡有二十多人。一時間空置兩年的小院登時熱鬧非凡。其他人都是早來晚去,只有甘棠晨時起床跟邱真人學武,下午跟錢正學文,晚上還要被張真人用藥草泡一個時辰。
就在甘棠在建康安心進學,巴蜀川地卻又是戰火綿綿。
大夏肅宗三年,戰火一點點從渝北向渝南延伸,甘奉從臘月低率領五萬禁軍,兩萬長江水師,三萬苗壯藤甲兵經過兩個月的長途跋涉於三月初到達重慶,重慶自漢以來稱渝州,大夏光宗時改渝州為重慶。
甘奉到達後立即派快馬召集內江、逐寧、南充、達州、合州蜀南未被攻陷的五州守備來重慶議事。
三月初五,甘奉甘在重慶府府衙擊鼓聚將,四川制置使餘玠、制置副使彭大雅、南寧路觀察副使族叔甘觀、合州守備王堅、內江守備甘潤、遂州守備冉璡、南充守備沈辰、達州守備潘玉清、重慶守備張鈺、禁軍大將施榮、高慶、彭傑等二十多為大將齊聚帥帳。
卯時三刻,甘奉看到眾將已聚齊,拉開地圖道:“燕國大舉攻打四川已四十年,四十年來各位戰功赫赫,但川北川西十八州已全部丟失。現我大夏只守的東南七州,此次燕國又一次出兵,據可靠訊息此次燕國人出兵二十萬,由燕國大汗赫連闊親自率領。這次請各位來是部署東南七州的防禦,為保密起見,聽完自己的任務,即可回到自己的兵營,不得打聽其它。”
“諾”
眾將齊聲答應;
甘奉拿起令牌叫到:“內江守備甘潤;你接令後回到內江,將內江周圍民眾老弱撤回重慶,輕壯撤往合州。燕國人如攻打內江,務必堅守十日,十日後撤往江津。冉璡、沈辰、潘玉清三將你們和甘守備任務一樣,同樣把老弱撤往重慶,輕壯撤往合州。只是要堅守遂州、南充、達州十五到一月不等,然後分別撤往長壽、豐都、萬州。接令四將可以回去準備了。”
等四將領命而去後,又道:“老將軍餘玠、副制置使彭大雅、南寧路觀察副使甘觀、合州守備王堅、重慶守備張鈺五位留下,其他各將都散了。”
等其他人都走後,甘奉向老將軍餘玠抱拳道:“餘老將軍,甘奉將這幾十萬老弱託付給將軍,望將軍守住這重慶城,我從建康帶來的五萬禁軍,將留給老將軍二萬,原重慶城三萬兵馬,合計五萬。並把施榮、高進、彭傑三位將軍留給老將軍聽用。”
餘玠哈哈一笑:“甘帥放心,由此五萬兵馬,背靠長江,再守不住重慶,某豈不成了酒囊飯袋。”
“好”。
甘奉又指著地圖上合州北十餘里一處山凹對制置副使彭大雅道:“彭制置使,從內江等四城撤回的二十萬輕壯,就交個你,在此鑄城,此處背靠芒山,只需要西北兩面建城牆即可,希望彭大使三十日能讓我看到又一個天下雄關出現。”
說完又對王堅道:“王將軍,你和張鈺將軍都是善守之將,跟我來的其餘三萬禁軍和合州的五千兵馬,以你為主將,張鈺將軍為副,先守合州,等彭大使芒山新城修築完畢,移師此新城防守。拆除合州城,將合州城牆條石運到新城,用於守城。此新築之城為鎮守江南而建,就叫他鎮南關吧。將軍是此次大戰的關鍵,希望將軍能拒燕國二十萬大軍半年以上。將軍可豎我的將旗,迷惑敵人。甘觀叔叔,你帶領三萬苗壯藤兵駐兵水軍大營,等到內江等四城無法堅守時,出兵接應撤出。 我這樣此次戰役,只有我們五人知道全部計劃,不得傳與第六人。”
三人 人齊聲道:“甘帥放心。”
大夏肅宗四年三月。
草原大軍開始攻打內江、遂州、南充、達州、鎮南關城,將川東南五城團團圍住。鎮南關保衛戰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