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旋是文物大使,許多老總都知道,但他們不關注這行,所以只當是噱頭。
以為又是哪個大佬在捧小新人。
卻不想人家真材實料。
但也有人質疑,畢竟沒看過姬旋的字畫,誰知道是不是糟蹋好東西。
所以質疑也多了幾分期待。
姬旋的字畫拍在倒數第二位,倒數第一是一件國外的名畫。
然而當她的字畫一點一點展示在螢幕上時,懂行的人差點失控的站起來。
原本安靜的臺下,也開始了小聲議論。
“這是哪位大的畫作?那紙和墨都非凡品啊!”
“這不就普通字畫嗎?有什麼不一樣?”
“你不收集這些東西,你不明白。”那人激動開口,察覺自己失態,又鎮定下來解釋,“現在的墨太工業化,但你仔細看螢幕上的墨痕,不一樣的,算了,說這個你們也不懂。”
“我就說說說這紙張吧,這可是青檀皮宣紙,它的年紀比你祖宗十八代都大!”
“……”
懂行的不止一兩個,加上話音沒收住,附近的聽見了,好奇的問了旁邊人,也知道了。
現在大家看的已經不是畫,而是行走的人民幣。
這樣一幅字畫,哪怕出自無名之輩,拿來送人,也絕對有面子。
“這幅山河圖想必大家已經欣賞完,起拍價一百萬,單次加價50萬。”
於是拍賣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
同一時間,十來個人舉牌,讓主持人都看不過來。
最後只能無奈道:“看來這副山河圖很受大家喜歡,不過大家不必次次都同步。”
然而壓根兒沒人聽。
主持人被被氣笑了,直接以號碼牌數字來隨即抽選同時舉牌的競拍人。
“12號,500萬。”
“25號,600萬。”
“73號,750萬。”
“……”
隨著叫號,姬旋的山河圖已經被加價到了一千萬。
“一千萬一次。”
“一千萬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