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十一年,楊國忠欺瞞李隆基,大肆宣揚安祿山要造反,為的就是打敗安祿山,成為唯一的寵臣。
那個時候的李隆基自然知道安祿山不會造反,將楊國忠所說的這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著。
但楊國忠不知分寸,在這些下作手段上,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一直宣揚安祿山要造反,還給他安插了很多莫須有的證據。
也許這就是安祿山最後造反的種子,也許他根本無心造反,是楊國忠一步步把他逼上反路。
天寶十三年,經過楊國忠的大肆宣傳,李隆基終於開始真的懷疑安陸三,於是派使臣去范陽看安祿山有無反心。
最後得到的結果是,安祿山只有赤膽忠心。
安祿山得到了許多補償,從此李隆基再不疑心此事。
這一年,范陽那邊忽然間被外敵入侵,大大小小的戰役不斷,安祿山向朝廷大大小小請了好幾次兵。
他已經開始籌謀兵力,試圖造反。
再來說楊國忠,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百無一用最會給人找麻煩。
若不是他信口雌黃,安祿山說不定不會有反心。
這兩年,他可是為大唐百姓找了許多麻煩和苦惱。
天寶十二年,許是李隆基厭煩了楊國忠,便派他往東南地區治理那邊的暴亂,楊國忠帶著幾千人計程車兵,結果卻打不過小小的土匪,傷亡慘重。
李隆基讓他去偵查民情,分明百姓一個個餓的吃不飽飯,穿不上衣服,結果他倒好,去李隆基那邊稟報的時候,說百姓過的好得很,大唐一片繁盛,騙得李隆基開心無比。
楊國忠自打上任以來,便把朝廷搞得一片漿糊,全天下百姓深受其害。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抗爭,終歸說來,要不是他這番行為,好好的盛世誰不想珍惜,誰想造這個吃力不討好,拼著全家性命的反?
宮裡梅妃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聽說她懷孕了。
還是被貴妃算計懷孕的。
懷孕是好事,可是在這個時候懷孕,便意味著失寵。
四面埋伏,現在好像已經沒有人可以幫助他們了。
李青珩一邊騎馬,一邊將眼下四面楚歌的局勢說給謝書瑤聽。
不是她危言聳聽,而是這樁樁件件下來,大唐早已危在旦夕。
說不定安史之亂還會提前,眼下范陽的兵馬,已經夠安祿山起兵造反了。
現在的局勢,對他們很不利。
從李道家騎馬回家,用了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
李青珩進了府門,謝書瑤也跟著進來了。
李青珩意識到此,停下腳步,頭上的流蘇便直接往前甩出去。
“你先回去收拾一下,明日一早出發。”
現在出髮根本不可能,且不說時間趕不及,更何況她還沒有收拾好,沈墨也還沒有回來。
她得修書一封,帶著沈墨一走。
謝書瑤沒有過多反駁,看李青珩現在的模樣也沒空跟她開玩笑,只是答應了一聲,便先回家了。
李青珩回到自己的院子,見金玉正在給花園裡的牡丹澆水,她無力招了招手,示意金玉停下。
金玉放下手裡的水瓢,一臉擔憂地趕過來:“郡主,有何吩咐?”
“收拾東西,明日一早回長安,一會兒給我送封信。”
金玉聽說要回長安,愣了一下,但還是點頭答應。
不知道郡主為什麼要忽然間回長安,但看上去是很重要的事。
接到吩咐後,金玉就立刻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