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延秀錯愕了一瞬很快釋然,依舊欣喜的接旨,還不忘向傳旨人表達自己願意和親的意願。
待武承嗣歸家,武延秀迫不及待的與之分享喜悅,下意識的忽略了武承嗣的愁容滿面。
武承嗣盯著這苦命的娃,不知道說什麼好。
“秀兒,此事沒有這麼簡單。默啜是什麼人,殺兄奪位,屢屢犯邊,陛下恨不能除之而後快。你娶了他的女兒,再打起仗來,朝中人便會攻擊和防範你。草原中有首領結親的傳統,可是在我中原文化中,對大周而言,和親就是恥辱。”
武延秀卻不肯相信這個事實,倔強的反駁,“陛下向來疼愛我,必不至於如此,娶突厥公主未必不是好事。”
武承嗣不再勸他,心懷希望總比恐懼面對未來要好,只希望這親事能順利,秀兒能平安,不至於被這兒媳婦牽連。
準備數天之後,武延秀帶著大量絲帛前往突厥。過慣錦衣玉食的武延秀開始神采奕奕的遊山玩水,僅僅三天之後,對一味趕路的日子抱怨不平,旅途的顛簸無聊讓他想起了原州修建的新道。
因此,迎親隊伍繞道原州,路的確舒服多了,不過卻不能多做停留,只留給他一個以後定要將所有長途跋涉的道路改造成如此的印象。
少年人,總是嚮往美好。
迎親的載貨馬車,一輛一輛,絲帛足以堆成小山,武皇陛下對這樁婚事絲毫沒有懈怠,原州百姓目瞪口呆的望著絡繹不絕的車隊透過,皇家的威嚴和排場真大!
北行經過汾州、朔州,終於如期抵達突厥邊境。
聽聞這是大唐貴族迎娶突厥美麗公主的車隊,突厥人十分熱情。
草原上奔放的舞蹈,激情的篝火,汁液香甜的羊肉串,深深吸引他。
洛陽城雖然奢靡,卻是一種文質彬彬的奢靡,一種虛偽炫耀的奢靡,狩獵場也不似草原這樣綠油油的無邊無際,牛羊成群,好不壯觀。武延秀跟著接待的牧民在草原上瘋狂的策馬奔騰,一起捉馬,一起燒烤,草原文化似乎更加適合他熱情奔放的天性。
雖然也有許多他不甚樂意的。
比如,水,特別少。
突厥境內,肥沃的草場有限,一段時間的放牧之後,便要輪耕休養生息。早期,都是窮盡一地的供給力,以至於草場盡頭,形成了一大片荒漠。這些荒漠中,也會形成許多自然湖泊,依湖泊而生一片植被形成綠洲,成為此地奇特的自然景觀。
而水,是其中至關重要的因素。蛻變成荒漠便是一地的水不足以供給草場成長,所以,牧民尤其珍惜水。
這是從洛陽而來的貴族不能理解的。
總共欠了四章,沒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