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需要水,樹根便幫助自身阻擋水的流動,截留許多水。樹根有多深,附近就有多少水被牢牢鎖住。
而一棵樹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森林,需要許多樹共同為之。
因為太陽,永遠會照耀這這片大地,給我們帶來溫暖,同時,高溫也會將地表的水蒸發!
水位線變會不斷下降!
而禾苗,他們的根不過區區一指,能吸收的水十分有限,水位低,他們就會乾枯,就如同人缺水變會渴死。
樹,還有另一個作用,便是遮陽,覆蓋地表,讓太陽只能曬到他們的葉子上,保持地面溼潤。
有森林的地方,哪裡的地面水位就會高。
可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森林地區的高水位會流向四周,便能維持一地的水位。
所以,是森林保護了周圍耕地裡的植被。”
說了一大段話,沈三問已是口乾舌燥,而眾人已經目瞪口呆。
他說的每一句話大家都懂。
水往低處流,懂。
樹木遮陽,懂。
樹木根繁雜深遠,禾苗根淺,懂。
不懂的他解釋兩句也聽懂了。
可是所有這一切聯合在一起,是大家都沒想到過的!
簡直是振聾發聵。
武則天一邊命人看茶,一邊詢問眾臣的意見,“眾卿家以為如何?”
宋璟率先附議,“臣以為駙馬深謀遠慮有大智慧,願聽駙馬調遣行事。”
林林散散有一眾人符合,沈三問這番話的確是很有道理。
不過也有許多人心有疑惑,真的是因為樹,所以地表水位高嘛?
不知自然不能妄下結論的。
大周這些臣子水平還是有的。
裴真不甘心的詢問,“那這與地力有什麼關係呢?若真有這個水位存在,為何森林的養護作用只限於一地呢?”
沈三問搖搖頭,此人雖然有些見識,但性格卻不夠好,太過好強不好統御,智力嘛,比之自己也差了很遠。
“為何不是維持全天下的水位呢?因為有山,有山地。山脈底下的岩石會隔絕地表水的流通,一片森林只需要維持一個相對封閉空間的水位。
後面這個問題就關係土地與樹木禾苗的關係了。
土地中,包含了三物,酸性物質,鹼性物質,還有水分。
植物透過根吸收土地中的酸鹼物質,需要一定的溼度,也就是水。就如同泡茶一樣,將茶葉的味道融入水中然後被人喝掉。
所以水才是至關重要的。
而酸鹼物質就是土地中的肥力,肥力並不一定需要施肥得到,植物只可以自行生產的。有的植物吸收鹼性物質,排出酸性物質,其他一些正好相反,種植特定的作物便能自然而然的養護土地。
土地也會因為蘊含兩種物質的不同,適合種植不同的作物,這就是橘生淮北的故事。
而樹木,在渴求水源,紮根深處的同時,也會促進土壤中物質的流動和中合,如此,伐木之地,必然酸鹼適中適合耕種,而多年之後,則要人工施肥。
你,聽懂了嗎?”
裴真滿頭冷汗,這竟是他前所未想的,妄他關心農事,以為這也是他一個獨特的優點,誰知今日一對比,他這簡直就是一竅不通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