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是1號方案,也就是半圓柱體的結構。
最先開始修建的,是地下第8層的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
這是修建整個定居點的最重要一步,有了足夠的能源和生產裝置,整個定居點,就可以以這個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為起點,逐步開始建設。
而這一層的相關建築材料和裝置,地球號飛船,則早在三個月之前,就已經在生產了。
之前飛船的幾個大型廣場內,堆積的那些大型鋼材和裝置,就是用來建造這個太空定居點的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的。
因此,地球號飛船剛一抵達HB000553g行星附近,大批事先就已經準備就緒的運輸機,就已經從飛船內拖著巨大的鋼管、鋼樑,帶著施工機器人和工人,開始飛往旁邊的指定地點,開始搭建太空型定居點整個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的框架了。
這些框架在搭建好了之後,工程隊還會繼續在這上面鋪設鋼板,倒上水泥,設定隔熱層,架設維生系統和相關的裝置等。
而與此同時,在地球號飛船這邊,則已經開始建造新的,地球人類自己製作的運輸機了。
畢竟地球號飛船上的運輸機數量是有限的。
想要快速完成地球人類1號太空定居點和1號地面定居點的修建,葉恆他們還要有更多的運輸機才行。
總之,這樣一來,地球號飛船上的37萬幸存者,就基本全部給調動起來了。
人們每天都在熱火朝天的工作著。
光是在太空型定居點的建設場地那邊,任何一個時刻,都會有不下2萬人在工作著。
而且採用的是三班連倒,24小時不停的工作制。
再加上飛船上大量工程機械和工程機器人的協作,以及這裡的無重力環境。
工程進度還是相當快的。
只不過才用了5天的時間,地球人類1號太空定居點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的框架,便已經像是拼積木一樣的搭建好了。
隨後,工人們又只用了不到14天,也就是不到2周的時間,就完成了對整個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的隔板和水泥澆築工作。
然後又用了兩週的時間,架設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內的生命維持系統,和其他的相關能源和生產裝置。讓車間內的人終於可以脫下太空服,穿著便服工作了!
整個過程,也就只花了33天而已。
地球人類1號太空定居點的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便已經如奇蹟一般的,可以投入使用了。
而且其實,這個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一建好,地球人類就相當於已經是在飛船外,建好了一個長15公里,寬4.6公里,高100米的定居點。
因為這裡面,除了發電廠和各種生產車間之外,也同樣也是有相應的配套設施的。
比如工人的食堂,臨時宿舍等。。
也就是說,建好這個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之後,地球人類,就已經向他們的太空定居計劃,完成了一大步!
而至於這個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的生產原料,在這個太空裡,也同樣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