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從這顆行星的平均溫度上看,還是溫差上看,這裡顯然都是不適宜人類居住的。
但是沒關係。
這顆行星有著相對比較穩定的地殼結構和磁場環境。
在地球號飛船抵達這個恆星系的24個小時之內,飛船總共才檢測到這顆行星發生了不到9000次的地震。
其中3級以上,能夠被人感知到的地震次數,則大約在70次左右。
比地球上每天的地震次數,以及能夠被人感知到的地震次數還少。
與此同時,在這顆行星上也有大氣。
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痰、氬。
其中二氧化碳的佔比為89%。氮氣為8%,氬氣為2%,剩下的1%為其他氣體。
並且含有少量的水蒸氣。
是的,這顆行星上是有水的。
但數量非常少,不到地球水量的百萬分之一,並且主要都集中在行星的兩極地區。
而行星上的自然風速,則也還算可以。
至少目前並沒有發現有長期存在的颶風。
總的來說,這顆行星如果不是距離恆星實在太遠,無法獲得足夠熱量的話,其實是有可能成為一顆宜居行星的。
而至於溫度的問題。
葉恆他們要在這顆行星上建的是完全密封的玻璃房,也就是溫室,只要有足夠的光照,溫度還是能夠升上去的。
在加上定居點內自帶的溫度調節系統,就算定居點外的氣溫只有零下100度,定居點內也能溫暖如春,甚至能炎熱如夏。
於是,葉恆他們當即就決定在這裡建人類的太空和地面定居點了!
畢竟他們之前,為了尋找合適的恆星系,都已經花掉了3個多月的時間!
這裡已經是他們找過的十幾個恆星系中,最適合的一個。
而有了這個決定之後,飛船也在當天,就啟動曲率航行模式,開始快速的飛向了這顆HB000553g行星的方向。
他們用了27個小時,才飛到相應的位置。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飛船上的相關專家們,卻都並沒有閒著。
在這過去的27個小時裡,他們已經在葉珊的幫助下,快速的計算好了地球人類1號太空定居點的修建位置,傾斜角度等相應資料。(位置其實主要還是考慮放在HB000553g行星的赤道同步軌道上。不過後期都是可以移動的。因為地球人類1號太空定居點,是有設計推進器的。)
然後飛船在抵達相應的位置後,飛船上的工程隊,也就立刻開始忙碌了起來,投入到了太空定居點的修建當中。(地球人類地面型定居點的修建,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暫時還沒有決定好要建在哪裡。需要後期再派專家到行星上去做實地考察。研究過後,才能做決定。但主要的目標,也還是在這顆行星的赤道附近。這裡的溫度相對比較高,溫差小,風也比較小。)
地球人類1號太空定居點的設計,葉恆他們之前,早就已經確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