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遊行示威,在沒有保障的情況下,最終只會變成打砸搶燒。
也許在京城人心中,真的只是想要表達一下自己心中的期望。只是隨著幾十名青皮無賴肆意的打砸路旁的商鋪時性質便發生了巨大的逆轉。
至於某些參加遊行示威的人,看了看4周打雜不斷一個個搶的盆滿缽滿的人,眼神提溜溜的轉了一會兒。
又向四周望了望,看到幾名認識的人。不需要任何的言語寄人相視一笑,悄悄的離開了遊行的人群。
任何事情一旦有了苗頭,沒有外力的介入強行改變的話,極有可能會擴大。如今大明版的遊行示威,正在向著打砸搶燒行進。
暖春閣裡,正與韓爌等人商量事情的朱由校,對此還毫不知情。
“陛下,大理寺齊大人求見”。
暖春閣外,一名小太監站在門前。
“大理寺”?
朱由校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不明白大理寺的人為何會來,難不成是為那些商鋪的人求情不成,畢竟大理寺便是掌管刑法的。
大理寺,官署名。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獄案件審理,長官名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明清時期與刑部、都察院並稱為“三法司”。
至於韓爌幾人也是側頭觀望,心中和朱由校所想一樣,不明白大理寺的人幹嘛來趟這趟防水,也認為大理寺是受到勳貴門的請求特意來此看看能不能救一救自己手下的人。
“宣”。
想不明白,那就不想直接聽一聽,不就知道了嗎,朱由校抬起手對著門外那名小太監說道。
很快一名40來歲的人火急火燎的來到暖春閣內,見到朱由校後急忙跪倒在地口服大事不好。
朱由校與韓爌等人看到齊總這般模樣,頓時心中咯噔一下,還以為城外的建奴又發起進攻,甚至很有可能導致城外大軍損失慘重。只是想想不應該呀,大理寺哪是掌管刑罰的城外的事情,又與他有何關係,再怎麼稟報也不是他該乾的事呀。
齊總,一個在現代非常有個性的名字,一個剛剛出生便做了老闆的人。
齊總是真的驚呆了,想想自己做官幾十年,擔任大理寺也有七八年的時間了,一生中何曾見過如此怪事。普通的老百姓竟然如同學子一般上街抗議了,簡直是奇哉怪哉。
當然在齊總的心裡,老百姓們上街抗議與學子們上街抗議,那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老百姓那叫造反,學子那是為了實現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偉大理想。。
“陛下城中數萬賊子在街上打砸搶燒,殺死無辜百姓,阻攔錦衣衛車隊”。
朱由校拍了拍自己的耳朵,總感覺自己是因為被錢章魚的幾個巴掌抽的出現幻覺了。
“什麼叫有數萬賊子在城中鬧事,難不成建奴已經打進城來了”。
至於韓爌等人也是一個個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