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教坊風波 (第1/2頁)

推薦閱讀:

“你想兄長給聖上建言?”司馬攸斜眼看了眼司馬煦年。

“中書令掌管天下政令制定,非他莫屬。”司馬煦年對上司馬攸的目光,邪肆一笑。

“你覺得我能說得動他?”

“司馬仰大人不是泛泛之輩,他應該知曉還有不少朝廷大員的把柄被秦書昀掌握,秦大人三五天參一本,我怕他吃不消。”

司馬攸頓時語塞,一會方道,“依你之見,現在就向聖上提議?”

“不,再等等……”司馬煦年說完,縱馬快跑,司馬攸愣在原地。

朝堂不甚寧靜,入夏以來,陸續有官員被參,或是諫議大夫參本,或是監察御史參本,大多為私德有失。能臣並非賢人,賢人亦未必為能臣,但大成國追求能臣與賢人合二為一,若私德有虧,皇帝臉面掛不住,總是上不了檯面的。以往私德之事,風聞不少,但有證有據的傳聞,則不多,沒有那麼多好事者專門去偵查這種事。既然無證無據,監察御史之輩也樂得輕鬆,大家睜隻眼閉隻眼過。

但是,自張泓一案,秦書昀掀起風波後,有證有據的傳言就多了起來,以門下省諫議大夫為始,參本不絕。御史臺眼見門下省領功,也逼著無法懈怠,認認真真行使起監督的職權。一時之間,上至朝堂群臣,下至地方屬官,人人自危,離道路以目不遠了。

自那日司馬煦年說了“再等等”,司馬仰已經明白司馬煦年的心思,只有更多的朝廷重臣痛恨教坊司,才能撼動聖上實施變革。但司馬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司馬煦年不僅僅要群情激奮,更要寧親王陣營為自己的急功近利買單。

司馬煦年在府邸喝茶看書,下人通報司馬攸造訪。他微微一笑,傳了他進來。

賓主坐下不久,司馬攸發話了,“司馬大人,現在恐怕是時機了吧?”

“看來你們坐不住了。”

“非也,現在朝廷人人自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萬馬齊喑,怕是非長久之計。”

“那就請司馬仰大人,擇機建言吧。”

司馬攸走後,司馬仰一連數天沒有在朝堂之上發表言論。

司馬韜年逾六十,以身體不適為由罷朝的次數逐漸增多,有時並不是不適,只是精神不振,倦怠而已。皇帝欠安,各皇族宗親本應入宮問安侍奉,但如果是皇帝倦怠,入宮就不合時宜了,因此正經的問安侍奉,由宗正寺安排,如宗正寺沒有安排,則悉聽尊便。

不久,司馬韜身體欠安罷朝,司馬仰以問安為由入宮面聖。

從司馬攸那得知訊息後,司馬煦年安排逸銘做準備,如果聖上沒有新旨意,馬上帶長安教坊司掌教赴遼東郡。

三日後,皇帝臨朝。政事堂一如往昔。

百官奏事完畢,司馬仰丟擲了議題,禮部對教坊司管控不嚴,司內縱情聲色、淫靡不堪,司中樂籍,本為犯官內眷,類比罪犯,非但不思己過,還驕奢淫逸、教唆百官,更是伺機從百官身上竊取朝廷機密,企圖顛覆朝綱。

沈光風隨後附議,列舉了大理寺近來審查的一眾案件,不少證人、證詞,皆出自教坊司,如教坊司樂籍不是設局套秘,訊息從何而來。此外,因罪籍沒到教坊司的樂籍,由刑部逮捕後移交禮部,刑部逐人記錄在案,但禮部對樂籍疏於管理,樂籍無故死亡、失蹤者甚眾,懷疑其中有故,甚至有人越過大赦,私自將樂籍據為己有,相互贈送。

隨後,司馬煦年、楊政領頭,一眾官員附議。

司馬韜對教坊司的現狀早有耳聞,事實上,教坊司的亂局已不是一兩年之事,遂深以為然,說道,“教坊司設立之初,目的為訓教犯官內眷,教習詩書禮樂,本為使其明理悔過,不想承平日久,教坊司竟淪為失德官員的縱慾內庭,荒唐之極。”

司馬煦年隨後上奏,請求還原教坊司本職,撥還刑部管轄。

沈光風則出列下跪請旨,主動承擔管轄之職。

司馬仰不意司馬煦年有此一著,頗為意外,但禮部已經被秦天麟控制,沈光風還算欠自己人情,劃歸刑部管轄總比留在禮部於己有利,因為未提反對意見。

最新小說: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 無cp男主表示不約[快穿] 用超電磁炮轟飛咒術界的可能性 離職攻略系統後 裝甲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