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孩兒回去就準備。”朱厚照對著老爹恭敬的行禮,轉身身向外走了出去。
看著朱厚照的背影,朱佑樘微微一笑,將目光重新轉回到了奏摺上。
他知道兒子會把事情辦好,這是長久以來兒子給他的信心。
這麼長時間以來,兒子從來沒有辦砸過什麼事情。雖然朝中有很多非議,但是朱佑樘自己有切身的體會,大明的確是在變好。
無論是對外戰爭,還是內部的財政,亦或者是百姓的日子,大明都是在變得更好。這就證明兒子說的是對的,做的也是對的。
這對朱佑樘來說就足夠了。
回到了咸陽宮之後,朱厚照開始思考這件事情要交給誰去辦?
雖然他一直很想做,但是這件事情卻沒有一個合適的人手來做。
想要培養一個在朱厚照看來合格的官吏,需要的事情很多。
朱厚照自己當然可以去做,但是他沒有辦法總在那裡盯著。
不過朱厚照可以掛個名,要知道科舉的進士被稱為天子門生,朱厚照想要的就是這些官吏成為自己的門生。
對於朱厚照來說,這些官員就是他以後執政的基礎。
想了半天,朱厚照最後選定了一個合適的人。
這個人就是王守仁的父親王華。無論從資歷上。還是從親近程度上,王華都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不管他願意不願意承認,王華父子在外人看來,他們就是自己的人。這一次讓王華去做官。也是在提升他的地位。
事實上,朱厚照早就想讓王華進入內閣了。只不過老爹那邊不同意。
朱厚照也知道。老爹是想等到自己登基之後,再讓王華進入內閣。
不過,朱厚照擔心的是以自己老爹的身體狀況,等到老爹駕崩了,王華未必還能夠進入內閣,畢竟他的年紀也不小了。
不過也沒關係,他如果無法進入內閣,自己正好重用他的兒子。不然父子兩個人一個文官之首,一個武將之首,朱厚照還真不敢這麼幹。
現在用王華是沒什麼問題,讓他去管官校,問題也不大。何況是自己親自盯著,朱厚照也有信心。
在朱厚照的人裡面,也就王華最合適了。
像戚尤沈祿,朱厚照是不敢讓他們去做這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