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休,你可是真夠積極的,為了一句話就把我們全招來了,這可不行啊!好在美酒佳餚是人間首見,不然老夫就回蜀山去靜修了。”古風雅韻的老者笑呵呵的說著,然後滿意的抿了一口美酒。
“老夫最是羨慕你們幾人,與山為伴,日月相隨,清風在側,何等的逍遙自在,唯有老夫與俗世作伴,連文章都沾上了俗氣。”李綱自嘲的說著,在場之人唯有他一人在官場。
“李師難道不明白嗎?大俗既大雅。千年以後依舊會被世人銘記的,也唯有李師。”蔡聰跨門而入,朗聲的說著。
“小子見過諸位長輩。”
“哈哈哈,這小子說的對,歷經前隋的苦難,唯有文紀尚有勇氣為百姓謀取福利,我等都是懦夫,被嚇破了膽,只好歌詩文于山巔,給自己一點點遮羞布。”
穿的和乞丐一般的老者說完,灌了一口酒,眼神迷漫。李綱敲了蔡聰腦瓜子一下:“混小子瞎說什麼?”
“嘿嘿,這不是瞎說,若是諸位長輩一直不出世,日後必將被世人遺忘。不過這次出來修通史,想被世人遺忘都難咯。”蔡聰笑嘻嘻的說著。
“你這小子啊!不是在練兵嗎?怎麼會在這裡。”韋夫子好奇的問道。現在這件事已經傳的沸沸揚揚,長安已經有人開了盤口,蔡聰贏一賠二十。玄甲軍贏二十賠一,可見大家都是當笑話來對待。
“哈哈,今日是小考的開始,他們要考七天,所以小子就回來休息一下了。”
“老夫只聽說過文人考科舉,今日居然聽說兵卒也要考試,果然是非常人行非常事。”古風雅韻的趙竹節擊掌大笑的說著。
“嘿嘿,小子閒來已經寫了周紀,分西周,東周,三十代三十七王,歷時七百九十一年。東周也叫春秋戰國,但是戰國史小子還沒來得及寫,請諸位夫子雅正。”
厚厚的一摞,這是蔡聰根據自己的記憶寫下來的,即便他這種文化大盜,也不可能把整部資治通鑑背下來,中間夾雜些自己的理解。不過要是他自己能全搞定,哪還有這些老夫子做什麼?
趙竹節接過來看了幾頁,面色凝重的說道:“寫的很全面,但是有些地方不夠嚴謹,需要考究,諸位請看。”
此刻他內心的震撼是無法言喻的,這麼流暢的紀實文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其他人聽到這話也放下酒杯圍了過去,良久之後他們放下手稿,看怪物般的看著蔡聰。
“別這麼看我,我知道我天資聰穎,聰明帥氣,不過這樣看我也是沒用的,除非你們有漂亮的孫女。”蔡聰打諢插科的說著。
“滾!”
幾位老夫子大笑著指著大門,蔡聰笑嘻嘻的作揖告辭,這群老夫子今晚估計不用吃飯了,寫書立傳在這個年代是極其嚴肅的事情,一個字都可能讓他們吵幾天。
果然當天夜裡李綱怒氣衝衝的甩袖而去,其他幾個老夫子也各自為政,為一個字眼或者一段話吵得摔盤子。
蔡聰親自去送晚飯成了出氣筒,被幾個老傢伙數落的體無完膚,什麼通假字錯了,什麼山名錯了,還有古人的字寫錯了,總之是怎麼狠就怎麼罵,李綱更是要求他要去宮裡進學,接受再教育。
之後的幾天這群老夫除了爭吵見面最多就是哼唧兩聲,連招呼都不打。完全就是孩子脾氣,最關鍵的是找不到證據讓人信服。
趙竹節天天埋頭在竹簡書堆裡希望能找到證據,證明自己是對的。老乞丐家裡窮,又遊歷天下,哪有什麼書籍,連寫三十四封信,責令自己的徒子徒孫為自己蒐集上古典籍。
李綱回去直接扎進宮裡的書庫,都憋著一股氣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一本通史攪動儒林風雲,除了蔡聰,執筆的都是當時大儒,有些更是隱世已久,一時間門徒之間爭吵不斷,連李綱都和顏思魯吵了好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