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辛心中一樂,賈詡在長安兵敗,心自是不好,罵的應該是大龍二龍這兩隻巨蜥,拿它們來出氣。
推門而進,果然見賈詡正大發雷霆,而兩隻巨蜥正耷拉著腦袋往門口出來。
大龍二龍見到史辛,往他腿上嗅了嗅,認得此人此人在百獸谷待過,也不理他,徑自走了出去。
史辛帶上木門,向賈詡一揖,“文和先生果然在此!”
賈詡對史辛的出現並無驚訝,冷哼一聲,“你來做什麼?”
“特來還債!”
賈詡怪眼一翻,“還債還什麼債”
“還前輩的人債,以及兌現曾經的承諾。史辛曾經在此發誓,要是某天取得了成就,賈前輩的功勞是最大的,史辛一定會雙倍奉還。”
“嘿嘿!那時賈詡不過是為了多條後路,並不是全心為你。這些不提也罷。”
“前輩也許有你幫助的理由,但史辛卻真實地得到了利益。滴水之恩應以湧泉相報,何況前輩數次救史辛於生死之間,這種大德怎能不報”
“好了,既然你那麼說,賈詡可不是那有好處都不要的人。你的報酬呢?”賈詡往史辛上張望,別無甚特別之處,手掌一攤,“拿來吧!”
史辛愕然道:“前輩不是認為送幾件寶物就算報答了吧?也太小看我史辛了。”
“別賣關子了,你也別以為耍耍嘴皮子就算報答了。”賈詡差點被史辛逗笑,豈有不明白他出現的動機。
“人生在世,不是擁有多少富貴,吃了多少山珍海味就值得的。再大的富貴,再好吃的食物,在百年過後都將化為烏有,唯有名聲和功績,將永久流傳於世。”
“前輩雖然一本領,智計絕倫,但以前選錯了主公,名聲敗壞。試問世上可有一人聽到“賈詡”二字後不勃然大怒,繼而臭罵一頓的?”
此言一出,賈詡一拍桌子,大罵道:“臭小子,即使我落難於此,也輪不到你來數落……”伸手往門口一指,“你給我……”
“但是……”史辛話鋒一轉,把賈詡的聲音壓了下去,“前輩忠心耿耿,侍候主公到死才歸隱,這是一個大好的名聲。前輩若能將功補過,輔佐一明主,助其掃清宇內,還人民一個安居樂業的漢朝,這更是一個大好的名聲。如能辦成此事,人們說起賈詡二字的時候,只會感嘆道:毒士賈詡?文韜武略,智計百出!以前是有些過錯,但他懸崖勒馬,將功補過,是一等一的大功臣,孩子們,你們要向他學習啊。”
“前輩,你是後世的榜樣,孩子們學習的目標啊。意不意外,驚不驚喜是不是比你屈居森林,弄毒物為樂有意義多了?”
史辛舌燦蓮花,賈詡陷入深思。他當然清楚這是史辛的一說辭,其實他這些天一直在想何去何從的問題。
他倒從沒想過要退休,也從沒想過沒有人不接納他。正如史辛所講,這些年他至少落得一樣好名聲,就是“智計絕倫,忠心耿耿”,就憑這八個字,各路諸侯都搶著要。
他首先想到的是袁紹。袁紹兩州之主,馬上還可能是三州。勢力大,地盤廣,兵將足,什麼都趨近完美。可惜最大的不足來自袁紹本,他“外厲內荏”的格是最致命的,他的才能最多就限制在河北,不足以統一全國。
賈詡其次想到的是曹孫劉三家,卻又逐一否定。曹是雄主,但本太精明太有智慧,一不小心就受到猜疑,在他們手下辦事需要戰戰兢兢。
劉備能屈能伸,但他太自己的名聲,要知道這也是一種束縛,特別是賈詡辦事喜歡劍走偏鋒,不一定合劉備的喜好。
孫堅辦事有魄力,銳意進取,但唯一不好的是專橫決斷,賈詡覺得在他手上的發展空間不大。
餘下劉表,袁術,劉焉等諸侯,壓根就進不了賈詡的法眼。
相較之下,史辛倒是很合他胃口。雖然他年紀尚輕,資本亦嫌單薄了些。但懷大志,格堅忍不拔,深謀遠慮,還有強大的修煉天賦。
他的手下也是時代精英。很多都是年輕一輩,辦事有衝勁,方式多變不僵化,手段
黑暗些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