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又一代的改革者,力圖根治土地兼併這一帝國的痼疾,由此讓民眾不再受飢餓凍餒之苦,讓國家擺脫治亂迴圈的週期律。
但是,
他們全都失敗了。
這一次。
蘇澈再嘗試打破這該死的王朝週期律,他要用自己的方法,徹底根除土地兼併。
一般來說,土地兼併的本質是農民的抗風險能力太低了。
所以,免除田稅是蘇澈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免除人頭稅,徹底減輕農民身上的負擔。
而墨家的科技興國主張,自然也包括雜交出新的優良品種,以及開發出各種好用的農用器具。
蘇澈要真正的做到藏富於民。
他倒是不擔心老百姓吃飽了,就忘了大漢的好。
有暴秦這個先例在,所有吃飽飯的老百姓,都會知道大漢的政策是何等的聖王仁政!
這也是蘇澈堅持內墨的原因。
以新墨為根基。
再中以法。
這是以韓非子為代表的一派,他們制定了全新的律法,試圖創造出一個人人守法的法治社會。
再外以儒。
儒宣傳道德,用於啟蒙,開啟民智。
蘇澈的幾個師兄,都是儒家的大儒,剛好可以委任。
內墨,中法,外儒。
這是蘇澈構造的全新大漢。
時光匆匆。
一轉眼數十年以後。
大漢已建立數十年,國力鼎盛到了極點。
在蘇澈的晚年,他終於完成了當初的目標——廢除人頭稅,將歷史徹底的推向下一個程序。
原本土地兼併,會讓王朝的不斷迴圈。
而現在,蘇澈打破了這個迴圈。
只不過……
這一個程序,是不是也是一個迴圈呢?
蘇澈也沒有多想。
百姓安居樂業,人人富足,這已經足夠了。
又轉眼過去了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