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土地不用交稅,還沒有人頭稅,這極大程度的提高了農民的抗風險能力,誰會願意將自己賴以生存的田地賣掉?
哪怕那些豪族豪強們用了各種手段,最終還是兼併了土地,隱匿了農戶,隱藏了土地,可問題是——這部分本來就不用交稅,即便隱匿農戶和土地,也不影響國家的正常稅收!
在古代,土地兼併的危害本質,就是國家的土地稅源減少了。
這樣一來,會造成三個方面的問題。
國家方面:稅源減少了,財政吃緊,沒辦法支付昂貴的軍費,打不起仗,賑不起災,什麼都做不了。
社會方面:貧富差距不斷增大,勞工或佃戶受地主的壓榨,付出很大,所得最多維持生存線水平。
治安方面:被迫離開土地的人變多了,為了維持生計只能搶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一旦出現大規模的天災,就會直接引爆矛盾。
首先糧食產量減少,國家稅賦更少,勞工和佃戶會更受地主的盤剝,流民數量大規模增加。
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不可能坐著等死,只能組織起來,發動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需要鎮壓,國家又要花錢。
鎮壓不利,農民起義成了流寇,穿州過省,破壞生產。
這又進一步造成糧食產量減少,國家賦稅再次減少,無以為生的人再次增加。
這直接形成了惡性迴圈。
這時候要是國家還有對外戰爭,那更是雪上加霜。
古代王朝有四大噩夢。
一,土地兼併導致的貧富不均。
二,氣候變化導致的農業減產。
三,蠻族入侵導致的統治崩潰。
四,特權階層腐化導致的行政低效。
這四個現象交相輝映,宛若王朝揮之不去的夢魘。
不管有多少改革家嘔心瀝血,卻都逃不過這相同原因導致的死亡。
每一個新王朝在取得政權後,都會開啟新一輪的輪迴。
土地兼併——農民起義——戰爭消滅大量人口、荒地較多——鼓勵農耕,休養生息——經濟繁榮——土地兼併。
迴圈往復,不斷輪迴。
每一個朝代的建立者雖然在初期尚能打擊土地兼併,維持農民的權益,但是久而久之,隨著政權能力的下降和新一代官紳階層的形成,往往會人死政歇,以前的輪迴又會再次上演。
為了抑制土地兼併,有許多人物拿出了自己的改革政策。
漢武帝時期的假民公田政策。
王莽的改制,廢除土地私有制,實行土地國有制,私人不得買賣。
王安石的青苗法。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
雍正的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
於此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