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朝臣那驚愕的表情,蘇澈忽然意識到自己似乎解決了一個了不得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遺留,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一個王朝法統的正當性,只能繼承前朝,如此才是正統,如此才能讓百姓認可。
可事實上。
百姓認可的從來不是這些東西。
而是能讓自己過得更好的政權。
如果都不好的話,那不過是換一個統治者來壓榨。
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蘇澈高屋建瓴,站在後來人的角度,能清楚的看明白這個問題,可對於有時代侷限性的老朱而言,就算他再怎麼聰明,也只能鑽牛角尖,拼了命想出一個殿興有福論。
而蘇澈卻完全不同,他直接忽略掉法統繼承的問題。
一個沒有法統繼承的政權,就不是正統了嗎?
不。
恰恰相反。
得國正者,唯漢與明!
在所有王朝的繼承者中,只有這兩個才是人群中最靚的仔。
當蘇澈提出了這樣一套理論後,除了這些朝臣,就連太子朱標都被震撼了,這麼大的事情,父皇怎麼從未和他商量過?他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套得國之論!
明朝繼承元朝的法統,這不管是對於老朱而言,還是對於朱標而言,都是一件很噁心的事情。
可小明王韓林兒死了,繼承宋朝的法統的道路已經被斷絕,只能繼承元朝了。
歷史上,小明王韓林兒之死,算是一個謎團,很多人按照結果推論,說肯定是朱元璋所殺,理由是朱元璋在稱帝的路上,小明王韓林兒是唯一的阻礙,所以這小明王必須死。
但實際上,到了明朝這個時間點,禪讓帝位早已經是很成熟的一套系統了,根本沒有什麼必須死一說。
這種事情也不止一次二次了,就算讓小明王禪讓,也不會影響什麼,畢竟這天下本就是朱元璋打下來的,大大方方的讓其禪讓,根本沒有任何問題。
所以小明王韓林兒之死,並非是為朱元璋解決了麻煩,而是給朱元璋帶來了一個麻煩——王朝正統的繼承權如何尋找?
宋朝的政權無法繼承,那就只能繼承元朝的。
這也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
而且,小明王韓林兒為什麼會死?
多是那些元朝舊臣士族所為。
因為一旦繼承宋朝的法統,他們的處境將會非常尷尬,這就導致了很多有心之人希望小明王死,讓繼承宋朝法統的可能性斷絕,那他們就不再是效忠大元的“漢奸”。
此外,
南宗孔家之事,朱元璋並不知道,而那些大臣從沒有一個說過,便是因為有這一層關係。
只有北孔和他們才是一路人!
南孔你這氣節高了,可就襯托得我們不行了啊!
這怎麼成?
所以南孔一直沒能在朱元璋的視野裡出現過。
就算後來知道了這件事情,也根本無法回頭了。
繼承王朝法統這件事情,說白了,也是精神層面的事情,能很大程度保證國家大方向的穩定。
這方面的事情,說重要,那肯定相當重要,事關正統和穩定,意識形態的問題,絕對算是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