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條鞭法的推行,方克勤的名聲變得兩極分化。
在讀書人和那些官吏的眼中,他是有史以來的最大奸臣,是惡貫滿盈之人,壞到了骨子裡。
可在百姓的眼裡,他卻是絕無僅有的青天大老爺。
百姓們甚至主動為方克勤建造生祠。
所謂生祠,指的是為活人建造的祠堂。
無大功者不能承受。
若是一般人活著被建造生祠,那是要折壽的。
但方克勤做了這麼多實事,卻是能承受得住。
雖然方克勤是聽從天子的命令執行的一條鞭法,但是能將事情做到這種程度,功勞算是絕無僅有了。
方克勤感受那些源源不斷的功德之力,這些功德,讓他的實力和境界來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
而這也更讓方克勤堅定了自己的道路。
對於他這樣的儒士文臣而言,最大的追求便是青史留名,名垂千古。
而現在,機會就在眼前。
豈能輕言放棄?
方克勤早就將自己的性命當做了身外之物。
……
應天府。
皇宮內。
蘇澈看著手中的奏報,不由得微微一笑:“民間百姓自發為方克勤建造生祠?”
“自古以來,百姓主動為其建造生祠者,無不是能吏。”
“這方克勤戴罪立功,倒是做了不少實事。”
“唔……”
蘇澈看著奏報的內容,忽然想到了什麼,不由得雙眼一亮。
“建造祠堂,舉行祭拜……”
“我也可以建造我大明功臣的祠堂,甚至建造烈士牆,讓所有人記住他們曾經的付出!”
自古以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戰爭和祭祀,是兩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戰爭,這決定了國家的生死存亡。
而祭祀,同樣也非常重要。
這是意識形態的問題。
這世上的人,重視的不僅僅是物質,意識層面同樣非常重要。
選擇正確的祭祀目標,可以很大程度凝聚民族的團結。
現在祭祀的都是什麼?
儒家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