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國公(北周)。
紹聖侯(隋朝)。
文宣公(唐朝)。
衍聖公(宋、元、明、清。
傳承無數朝代,孔府的權勢早已如同一雙看不見的大手,佈滿整個天下。
這等聖人後裔,就算朝廷想動,都不能動啊!
真的會出大問題的!
君不見,這話才出口,天空就驚雷四起?
蘇澈自然清楚朱標的擔憂,但他也有自己的辦法,來處理這件事情!
只聽蘇澈緩緩說道:“直接誅殺孔家,當然不行,但可以扶植另一個孔家嘛,既然這北宗的孔家不當人,那就扶植南宗的孔家!”
這話一出,朱標頓時瞪大了雙眼——還有這種操作?
南宗!
讓南宗和北宗打起來!
朱標忍不住驚歎道:“父皇您這手段簡直了!”
這手段可太不當人了,簡直壞到了極點!
當然這話朱標不好說,也不敢說。
孔氏家族內部的南宗與北宗之分,始於北宋和南宋之交的政局變亂。
北宋欽宗靖康元年,北方女真貴族建立的金政權,分兵南下,合圍宋都汴京。
次年汴京淪陷,徽、欽二帝被擄,北宋滅亡。
這也是歷史上的靖康之恥。
岳飛曾在《滿江紅·怒髮衝冠》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那一年,兩帝兩後受辱而死,連史書都不敢正面描述。
而另一邊,宋徽宗第九位皇子康王趙構在舊臣的擁戴下,於同年五月即位於應天府,稱宋高宗,改元“建炎”。
建炎二年秋,宋高宗移行宮於揚州,並於十一月舉郊祀。
這一年,孔子四十八代孫、襲封衍聖公孔端友及其族人孔傳奉詔隨行參加祀典。
這時,金兵又分三路向山東、河南、陝西進發。
第二年,金兵繼續南侵,佔據了中原淮北各地,宋高宗君臣倉皇渡江,南逃至浙江臨安府。
而孔端友、孔傳率領孔子嫡系,奉子貢雕刻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隨駕南渡。
自此以後,孔子家族,分為南宗和北宗。
北邊的金國一個衍聖公。
南邊的宋朝一個衍聖公。
天下出現了兩個衍聖公。
到了元朝時期,元世祖忽必烈消滅了南宋,統一了天下,他認為孔氏南、北二宗應當只能有一個衍聖公。
於是即著手解決孔氏南、北宗的問題。
忽必烈認為,南宗的孔府才是正統,才是大宗。
因此,忽必烈召,孔氏嫡長宗子孔端友後裔,南宗衍聖公孔洙至京師大都,讓他載爵返回曲阜奉祀孔子。
然而這個時候,南孔的格局就顯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