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吳國這變法革新,是開天闢地以來的頭一回,其他國家的國君雖然好奇,但根本沒有跟風的意思。
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像是吳國這樣,擁有變法條件的。
這不僅僅是魄力的問題,還有實力的問題。
沒有這個實力,敢於變法革新,多半不會讓國力強盛,反而會讓他們遭到全國抵制,最終丟了王位。
吳國。
吳王僚找來了蘇澈,大喜過望的說:「太宰,你給我出的主意果然不錯,我說出那句話後,再無人敢罵我了。」
「我蠻夷也!」
「這個理由還真是不錯!」
「在你告訴我的時候,我還有些猶豫,根本不好意思這麼說……」
「可轉念一想,雖然我們吳國一直標榜是姬姓諸侯王,可那群狗入的,依舊把我們當成蠻夷對待!真是氣死了我了!」
「現在我用這個理由,直接堵住了他們的嘴,我蠻夷也,別來管我!!」
吳王僚很開心,近些日子,隨著國內不斷變法,所有卿大夫的軍隊都來到了國君的手中。
不變法不知道,一變法頓時嚇了一跳!
原本吳王僚的軍隊,最多時就兩萬人——這是諸侯王的常態,軍隊基本就是這個數字,不會超出太多。
畢竟諸侯王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卿大夫們瓜分了,諸侯王根本沒有那麼多的軍隊能作戰,也供養不起太多的軍隊。
即便是齊桓公這樣的春秋霸主,兵力不過四萬。晉文公稱霸時,兵力不過七萬。其他的中等諸侯,兵力不過幾千到一兩萬的樣子
。
可現在,當整個吳國的權利都來到了吳王僚的手中後,士兵直接突破十五萬之多!
即便在蘇澈和孫武的建議下,將國兵和卿大夫的軍隊混編,再進行嚴酷的軍事訓練,淘汰不合格計程車兵,留下能令行禁止計程車兵,吳國所擁有的軍隊,依舊有十二三萬之多!
強盛的軍隊,絕對的權利,越發強大的國力,這就是變法的本質!
這也是從春秋時期,到戰國時期標誌性轉變——變法!
各國有不變法者,無一不成為了時代的眼淚!
而這,僅僅只是變法的開始,吳國還能不斷的強大。
這讓吳王僚大為振奮,他相信持續下去,吳國很快就會成為諸侯國的霸主,到時候他也能去天子的腳下閱兵了!
其實蘇澈也大概能猜到吳王僚這沒出息的想法,畢竟這是時代的侷限性,沒有彼可取而代也的想法很正常。
能成為一個霸主,便是許多諸侯窮極一生的夢想了,畢竟當初就連說出這句話的項羽的想法也只是成為一個霸王。
蘇澈並沒有說這方面的事情,時代在前進,該來的,終究會來到。
隨著吳國的軍隊整肅,蘇澈也開始了自己的吏治。
首先整頓官吏隊伍,加強對於官吏的考核和監督,同時挖掘有才能的人,提高整個國家的行政效率。
許多無能的卿大夫被淘汰掉,被毫不留情的掃進了歷史的塵埃中!
而賢能的人才,如同過江之鯽一般,不斷湧現出來。
不僅是吳國不斷出現賢能的人,其他諸侯國的賢能之人,也紛紛來到了吳國,要一展拳腳。
在這個時代,因為身份的問題,在很多國家,依舊會出現無法入仕的問題。
比如已經日落西山的楚國。
來自底層的人才們,要更加務實,他們解決事情的辦法也更加簡單,這正是蘇澈所需要的。
隨著變革的進行,整個吳國的基層官吏,可謂煥然一新,全國上下生機勃勃,發展極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