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如果劉宏真的勵精圖治,恐怕早就死了!
就算不死,他能改變這一切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當土地兼併到極致,底層的農民沒有半點生存保障,對於一個封建王朝而言,毀滅是他們無法逃避、無法逆轉的宿命,這是封建王朝的社會規律。
這是一個輪迴。
這是“天命”。
蘇澈清楚的認識到這點,他想逆天改命,想改天換地,讓這世界大同,那就只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哪怕這個人是劉姓皇族!
在一週目的時候,蘇澈的黃巾軍起事造反,一場場戰鬥中,蘇澈認識了劉虞這個對手,知道他的作風和性格。
所以在二週目,蘇澈直接和他成為了朋友,與他商討該如何“救國”!
那個晚上,徹夜長談,蘇澈說服了劉虞,和他成為了莫逆之交,幽州之事,能這麼順利,也有劉虞情報的功勞。
劉虞作為劉姓皇族,是站在國家角度上的,這點和世家大族是完全相反的。
蘇澈這太平道的行為,打地主,分田地,觸及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是那些當官的利益,而不是大漢的利益!
所以,哪怕作為州牧的劉虞和蘇澈交好,可他也無法阻止那些郡守、縣令聯名血書,上告朝廷,將太平道定為逆賊。
此刻劉虞前來,並非是虛與委蛇,也並非為了刺探情報,而是真心實意,擔心蘇澈的安危。
“哎,這該如何是好啊……”劉虞無奈說著。
蘇澈卻是笑著說道:“伯安兄,我早已向朝廷稟明情況,你就放一萬個心吧!再說了,義之所向,粉身碎骨,在所不惜!我又何懼一死?”
……
洛陽。
皇宮。
宦官張讓帶著麾下,抬著一個巨大的鏡子以及幾本賬冊來到了未央宮北的桂宮。
大漢皇帝劉宏此刻正在與數十位身穿薄紗的妙齡女子嬉戲玩鬧。
“陛下,張讓求見!”有宮女傳達了訊息。
“快讓他過來!”身材稍微有些肥胖的劉宏揮了揮手,笑著對左右的美妾說:“這張讓不知道又給孤帶什麼好東西呢?”
很快,張讓來到皇帝面前,跪倒在地,恭敬的說著:“奴才……”
還沒說完就被劉宏打斷:“無需多禮!你又帶了什麼好東西給孤啊?”
“稟告陛下,此乃大銅鏡。”張讓笑著說道,麾下立刻將巨大的鏡子放在地上。
“銅鏡?這玩意算什麼好東西?”劉宏有些不屑一顧。
“陛下一看便知!”張讓連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