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禎九年七月五日。
西安府、鄠縣南部明軍大營。
此時的鄠縣南部已經聚集了八千多的兵馬,其中有三千人是孫傳庭募集的督標營營兵,還有兩千餘人則是固原鎮參將李遇春
剩下的三千餘名軍兵則是各地衛所之中調遣而來的衛軍。
中軍帳中氣氛沉默,孫傳庭神色陰沉,站立在沙盤之前,在他的周圍一眾軍將皆是低頭不語,眼觀鼻,鼻觀心。
本來一共來的是四千多名衛軍,現在之所以只有兩千,是因為其中一半的老弱都被孫傳庭打發了回去。
四千多人之中只有數百人甲仗齊備,還都是各軍校的家丁,其餘的衛軍全都是衣著襤褸,少有衣甲整齊者。
就是連普通的紅笠軍帽都不能保證人手一頂,還有不少的老弱。
孫傳庭看了一眼幾名站在帳中的衛軍軍官,不由的搖了搖頭。
衛所孱弱這是大環境所導致的問題,雖然整頓了月餘見了些成效,但是終究是積弊日久,一時間還是改變這樣的情況。
孫傳庭的目光向著左側看了一眼,此時站在他左側的人,正是參將李遇春。
李遇春原先是奉命在慶陽府清剿著李闖殘黨,並且肩負著堵住李自成西逃路線的任務。
但是事出緊急,孫傳庭動用巡撫的權力和洪承疇協商之後,將李遇春緊急調來。
對於孫傳庭所說的闖軍很可能從透過子午谷北上襲取西安城的計劃,洪承疇其實感覺不太可能,但是他沒有拒絕孫傳庭的請求。
孫傳庭是陝西巡撫,而且在朝中也有不小的影響,他的要求並不過分。
李遇春部不過只有兩千軍兵,本身就是防止萬一李自成西逃留下的佈置,對於大局來說無關緊要,做個順水人情還可以徹底保障西安有何不好。
“探馬回報,流寇有軍伍進入子午道內,流寇安排偵騎在前作為探查,難以查清流寇詳情,但遠望之時,望見棧道之中密密麻麻蜿蜒如蛇。”
孫傳庭手持著長鞭,指著沙盤之上的子午道方向沉聲的說道。
帳中眾將聞聽孫傳庭的言語皆是心中驚愕,很多軍校其實本來還對孫傳庭下令突然南下至鄠縣的事情頗有微詞。
流寇主力明明還在勳襄與湖廣兵還有河南兵對峙,闖軍這一次入漢中府不過是為了劫掠,怎麼可能北上攻打西安城。
而且棧道之內道路狹窄,大軍難行,一旦被發現只需要堵住隘口便是死局。
高迎祥一向謹慎,又怎麼會如此弄險。
但是眼下聽到了孫傳庭的說出來的情報皆是心中一驚。
李遇春神色微凜,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孫傳庭。
如果他沒記錯,孫傳庭在下令大軍往鄠縣去的時候,可沒有收到半點關於子午道內有流寇的訊息。
“觀測軍兵是在子午道的中段位置見到流寇偵騎出沒,也就是說,再有五日的時間,流寇便可以走出子午道。”
孫傳庭暗中注意著帳中一眾將校的神情。
他剛任巡撫,雖然憑藉雷霆手段壓服了這些驕兵悍將。
但是孫傳庭清楚,他們現在畏懼更多的只是自己巡撫的身份。
雖然口服,但是很多人心中卻並不服氣。
要想讓其心服口服,盡收軍心,他需要的是一場大勝。
沒有軍兵不願意跟著可以打勝仗的督師,也沒有將校不願意跟著知曉兵事的督撫。
孫傳庭的舉起手中的長鞭,鞭頭落在了子午道的出口之上,定下了方略。
“午時用飯一過,移營子午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