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華和小童回來以後,本來按照李素芬的計劃,全家都要搬去西城那套兩進的四合院。
可李素華說什麼也不願意去,就想住在大院裡,跟老鄰居們待在一塊兒。
只是這樣一來就苦了顧北兄妹兩個。
正房屋這邊,顧孝武夫婦住一間,陳小旭住顧南的屋子,顧南則在房間裡搭了一個行軍床。
至於顧北,因為東耳房讓給了李素華和小童,他每次回來,只能在堂屋搭床。
“爸,您怎麼還沒睡呢?”
顧北剛鋪好涼蓆,就聽到開門聲,回頭一看,是顧孝武出來了。
這會兒已經十點多了。
“小北,爸找你有點事兒。”
顧孝武說著,拉開一把椅子坐下。
想說話,又覺得嘴裡有點兒幹。
顧北見顧孝武那沒著沒落的,笑著問道:“爸,我陪您喝點兒?”
果然,顧孝武聞言笑了:“行啊!冰箱裡有啤酒,大熱天的就不喝白的了,咱爺倆邊喝邊聊!”
得嘞!
顧北答應一聲,隨後便去了廚房,很快就切了一盤子豬頭肉,還有晚飯剩下的半隻燒雞,又翻找出了一包五香花生米,拎了幾瓶啤酒。
“爸!辛苦了!”
顧北將兩隻酒杯倒滿,端起一個,對著顧孝武示意了一下,隨後一口乾掉。
“慢點兒!”
顧孝武笑著,辛苦肯定是辛苦,但每天忙忙碌碌的,其實也挺有意思,總比當初在食品廠的時候,整天閒的難受強。
“小北,我想跟你說的是……”
顧孝武把杯中酒灌下去,一陣涼意從胃裡散發出來,在這夏天的尾巴,別提多痛快了。
“我以前上班的那個食品廠,前天廠長來找我了!”
顧北聽著一怔,沒急於搭話,等著顧孝武的下文。
“廠子是真的維持不下去了,連著半年開不出工資,工人們鬧了好機會,可廠裡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這種情況一點兒都不奇怪。
改開之後像食品廠這種,生產規模不大,又沒有拳頭產品的小廠,面臨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
一旦應對不及時,等待這種小廠的命運就只剩下了倒閉。
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原因在管理者的身上。
適應不了時代的變化,滿腦子想的還是等國家出面,撥款救助。
這種沒有絲毫自主性,只會朝國家伸手的單位,不倒閉還等什麼呢?
還有一些國營單位倒閉,甚至稱得上人禍。
明明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可管理者卻因為一己私慾,故意造成大量虧損局面,好以低價收購國企股權,最終轉為私有化。
像這些情況,都很常見,一點兒也不新鮮。
具體到食品廠,落到今天這步田地,則完全是活該。
想當年,這家食品廠也在同行業裡有些名氣的,生產的果子麵包非常受歡迎。
那個時候,誰家要是有人在食品廠上班,那是要惹得鄰居生紅眼病的。
可問題是,幾十年下來,食品廠生產的還是那老幾樣,果子麵包,奶油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