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幹這行的人也多了,看著咱們賺錢,別人肯定得心活,不多總體來說,影響不是很大,咱們幹得早,好幾個市場都是老關係了,別人就算是想撬,輕易也撬不走,另外,還有十幾個大飯店,現在都是咱們在供應。”
看得出來,能有現在的規模,顧孝武已經非常滿足了。
只不過,這和當初顧北的計劃還差的遠呢。
“爸,應季的蔬菜,差不多就行了,我上次跟您說的那件事,現在怎麼樣了?”
顧孝武一愣,隨即便想到了顧北之前曾和他說過的那件事。
“談得差不多了,咱們承包的是荒山,當地政府也很支援,可就是投資大,兩三年看不到效益,你確定要做?”
顧北之前讓顧孝武和馬三兒到密雲承包山地種果樹,沒想到這麼快就有眉目了。
“只是擴大經營範圍,兩三年不算長,咱們等得起。”
顧孝武點點頭,既然顧北堅持,他只要照做就行了。
他也知道,論做生意,他遠遠比不上自家的大兒子腦瓜活泛。
顧北說等得起,那就一定等得起。
“蔬菜這一塊,還是得擴大大棚種植的規模,反季節蔬菜的利潤大,您回頭跟馬三兒商量商量,今年再到周圍多弄點兒地。”
“行,等明天吧,明天我找老三說說。”
李素華在一旁聽著,她如今也在商業口工作,雖然不負責招商引資,也不負責新農村計劃,但多多少少也能聽得懂。
“姐夫,您就聽小北的,我算看出來了,現如今家裡都是小北當家做主了。”
顧孝武聞言笑道:“家裡早就是他做主了,我和你姐現在都是給他打工的,不服不行啊!像我這種老腦筋,讓我做生意,怕是能把家底都給賠進去。”
說到這裡,顧孝武的心裡也滿是自豪。
俗話說得好,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
這還沒到三十年呢,就已經調過來了。
自家孩子有出息,可著大院,整條衚衕,甚至整個區看,誰家的孩子能有他們老顧家的孩子有本事。
家裡的生活條件蒸蒸日上,家底也越來越厚實。
顧孝武現在出門,覺得腰桿子都是直挺挺的,說話的氣也粗。
“小北!我覺得要是有機會,你真該來南邊看看,相較於北方,南邊的機會更多,發展潛力也越大,最重要的是,政府還有好些扶持政策,你要是去了,肯定能大展拳腳。”
顧北聞言笑道:“小姨,您這話要是放在五年前還差不多,現在?確實還能折騰折騰,可也就那樣了,我還是在京城這邊待著吧。”
剛重生的時候,顧北知道他有個小姨嫁到了廣州,當時也曾想過南下淘金,但這幾年,心思也淡了。
南方確實好,就像李素華剛才說的,在政策扶持力度上,南方是要強於北方的。
但是別忘了,顧北身處京城。
論發展潛力,全國的一線城市,有能比得上京城的嗎?
這裡是首都,改開的紅利最終都是要反哺到這座城市的。
比如現在,那即將竣工的亞運村,就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聽顧北這麼說,李素芬也只當他是放心不下家裡,便沒有再勸。
這次回來,如果發現顧北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職工,她說什麼都要把顧北給帶去廣州,可現如今,顧北好像已經非常成功了。
這段時間住在家裡,她聽到最多的就是關於顧北的事。
當年那個在她出嫁的時候,死死攥著她的胳膊,不讓她走的毛頭小子,真的已經長大了。
吃過晚飯,張麗又待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
顧北將她送去了百花衚衕,這邊雖然沒有人住,但一直定期打掃。
安頓好張麗,顧北又回了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