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爽點,那就要無限放大。
首先對孫秀才的刻畫,要深入一點兒,將這個斯文敗類的醜陋嘴臉徹底揭開,得意時的狂傲,還有失意時的卑微,都要表現出來。
壞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
那……像話嗎?像話嗎?像話嗎?
在原著裡,兩個人的結局迥然不同,淑蘭擺脫了地獄般的婚姻,迎來了新生,而孫志高則是惡人有惡報。
盛淑蘭和離了之後,便被父母送到了鄉下散心。
在鄉下,盛淑蘭遇到了良人,被一個忠厚老實的小夥子看上了。
淑蘭夫家是村裡的大戶,家中有屋又有田,本身又是個和氣憨厚的漢子,這回淑蘭父母沒敢再大意,仔細檢視了人品,也拿足了架子,才開開心心的嫁了女兒。
淑蘭本人似乎也想要一雪前恥,改嫁後小宇宙爆發,噹噹噹當,兩年生了兩對雙胞胎,三兒一女。
夫家從族中人丁單薄的家庭,一躍發達為人丁興旺,公婆倆也一改最初有些不滿她再嫁之身的態度,一看見媳婦就眉開眼笑。
可以說,淑蘭是苦盡甘來了,過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可是,孫志高就反了過來,開始用自己的餘生為自己當初苛待老婆的行為贖罪。
首先,孫志高和離了之後,拿著那麼一大筆財產開始胡作非為。
沒了淑蘭掣肘,也沒了淑蘭陪嫁去的管事看著,孫志高便日日花天酒地,動不動在酒樓大擺筵席,請上一幫附庸風雅的清客相公吟詩呷妓,真是好不快活。
此番行徑叫學政大人知道了,大為惱怒,一次地方秀才舉人開科舉文章研討會時,當著眾人面冷斥孫志高無行無德,乃斯文敗類,孫志高大受羞辱而歸,回去後越發肆意揮霍。
孫母耳朵根子軟,拿捏著大筆銀錢不知怎麼花才好,決定學人家投資,一會兒是胭脂鋪子,一會兒是米糧行,有時候還放印子錢。
行業千差萬別,但結果很一致,虧錢。
最終,不善理財的孫志高母子倆很快就把這筆財產敗得差不多了。
接著,那個青樓女子也跳反了,孫志高之所以納了那麼多妾室都沒有一兒半女,是因為他自己有問題,而那青樓女子肚子裡的孩子根本不是他的,而是孫志高母親的侄兒的。
眼見孫家母子揮霍無度,那個青樓女子便跟孫志高母親的侄子捲了孫家的財產,逃跑了,孫志高也徹底淪為宥陽的笑柄。
孫志高沒有錢財,便打起了淑蘭的主意,找到了淑蘭,還想擺譜,表示自己是紆尊降貴想要娶回盛淑蘭,好在,盛淑蘭已經嫁人了,對其毫不客氣。
無奈之下,孫志高只好娶了一個有財產的寡婦,才不至於流落街頭。
而這個寡婦跟淑蘭完全是兩種人,十分潑辣,不僅能罵人,還能動手,只要孫志高不老老實實的在家裡待著,還想像以前一樣過舒服的日子,寡婦就能抄起棍子,追著孫志高打,孫志高母親再也不能像以前欺負淑蘭那樣,欺負兒媳婦了,反而還被兒媳婦氣個半死。
原著裡還提到淑蘭的妹妹品蘭給遠在汴京的明蘭寫信,其中提到:看到孫家母子被打,她樂壞了,說是能止疼消病,延年益壽。
看看,作者把觀眾的心聲都寫出來了,結果,劇版的導演竟然不拍?
他不拍,顧北肯定是要拍的。
這麼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讓觀眾齊聲叫好的精彩段落,可不能浪費了。
當劇組抵達懷來的時候,徐凡、姜珊等演員也同一時間趕過來匯合。
自然也少不了飾演孫志高的演員。
“小北!你讓我演這種角色?”
張蛈鱗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看著顧北,要不是老同學的話,這廝能將劇本直接扔在顧北的臉上。
“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