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
顧北最終用了十天的時間,將金鳴全部的戲給拍完了。
在揚州拍完最後一場戲之後,特意請假過來的金父便直接將金鳴給接走了,至於是回京城,還是南下跟《婉君》劇組匯合,就不關顧北的事了。
要是放在上輩子,資訊發達,像內地和寶島第一次聯合拍片這種大新聞,怕是早就衝上熱搜了。
關於這個劇組的一切都會有無數人追。
但現在……
誰會關心,除了那個寶島老小三兒忽悠的內地粉絲。
顧北其實早就猜到了,《婉君》劇組那邊肯定給了金鳴父母一些承諾,比如會把小婉君的角色留著,或者還有一些其他物質方面的。
從金鳴的身上就能看得出來,小孩子嘛,雖然早慧,可到底是個孩子,心裡根本就裝不住事,都在臉上掛著呢。
不過還好,金鳴確實天賦出眾,既然順順當當的完成了小明蘭這個角色,餘下的,顧北也做不了主。
只是在送金鳴離開的時候,顧北又一次跟金父提起,那天在金家的時候,他曾說過的話。
如果孩子將來想要在演藝圈發展,任何需要幫忙的地方,隨時可以來找我。
至於聽不聽得進去,那是人家的事,現在連寶島公司的大腿都抱上了,或許……
不會太當回事吧!
金鳴離組之後,顧北又帶著《知否》劇組在揚州待了幾天,順便將盛明蘭護送盛老太太回宥陽老家的戲給拍了。
其中還有河盜搶劫,以及顧廷燁救人的段落。
等把這些拍完,劇組便打道回府,緊接著又去了河北懷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要在這裡將盛明蘭回宥陽老家的全部戲份拍完,其中就包括了《知否》故事裡的名場面,淑蘭和離。
只可惜前世的電視劇對這一段劇情的處理實在太糟糕。
讓所有看過原著的讀者始終意難平。
顧北上輩子是先看了劇版,然後才在網上找了原著,顯然原著的描寫要精彩的多。
而且,也更加的解氣。
不知道劇版的導演是怎麼想的,明明是一個大爽點,前面的鋪墊也非常到位,給這段情節裡面的兩個反派拉滿了仇恨,可最終落幕的時候卻不痛不癢的,還讓反派佔了一個大便宜。
原著中所提到的結局,可比劇版要解氣得多。
難道是擔心,對這段情節刻畫的太多,會將主角的戲份削弱?
完全沒必要啊!
在淑蘭和離這段情節當中,盛明蘭一直出謀劃策,極力推動,明明很高光的好不好?
劇版只拍到了兩人和離,作為反派的孫家還拿到了淑蘭的一半嫁妝,實在是讓人氣得不行。
憑什麼啊?
壞人就應該被踩進泥裡才對。
如果不想拍出來的話,哪怕透過書信往來,交代給觀眾也好啊!
明明一個超級大的爽點,結果就這麼被白白的浪費了。
顧北當然不會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