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做,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阮若霖為什麼放著好好的副臺長不當,非要去電視劇製作中心,除了想躲開之外,還有一個念頭就是想要透過這個平臺大展拳腳,做一些她喜歡的事。
可要是還和現在一樣,跟臺裡牢牢的捆綁在一起,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跟臺裡申請打報告,束手束腳的,阮若霖覺得,她就算是有再大的能耐,也做不出什麼成績。
王峰沉默了好半晌,一直到阮若霖都感覺到有些不耐煩了,才終於開口說道:“阮大姐,中心那邊好歹得出點兒成績,臺裡才好放權啊!”
明白了!
有這話就足夠了。
阮若霖起身,手指在劇本上敲了敲:“王臺,中心明年出成績,就看這個故事了,臺裡的速度可得快點兒,別影響到中心明年的工作計劃。”
顯然,《知否》在阮若霖的心裡,已經成了中心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阮大姐,你就這麼看好這個劇本?”
阮若霖笑了:“我看好的是小顧。”
有些話,阮若霖忍著沒說。
臺裡是時候做出一些改變了,不能一直像現在這樣論資排輩。
連吵架拌嘴都得先比較一下資歷。
憋屈不憋屈啊!
阮若霖離開之後,王峰也想了很久,隨後翻開劇本看了起來。
一直到餓得不行才反應過來,下班的時間早就過了,看看時間,都快十點鐘了。
確實得加快速度。
對《知否》這個劇本,王峰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內容很豐富,故事也很精彩。
只是看了前面的一部分,就已經非常滿意了。
可就是問題也不少。
故事從盛家搬入京城,朝堂上百官逼宮,讓老皇帝在宗室子弟當中挑選繼嗣之人,就能看得出來,背景應該是宋朝仁宗時期。
但是,裡面很多官職的稱謂,還有一些細節的描寫,明顯跟北宋不挨邊兒。
顧北雖然在故事簡介裡寫了朝代不可考。
可這種障眼法,能說服臺黨.委的其他成員嗎?
前段時間開會,研究要拍一部歷史劇的時候,還曾有人說過,歷史是嚴肅的,即便是講故事也要格外嚴謹,否則的話,容易鬧笑話。
要是以此來看的話,顧北這個故事何止是在鬧笑話,簡直就是離經叛道。
算了。
還是開會研究一下吧。
只是這個過程恐怕會很艱難啊!
果然,兩天之後,當王峰在臺黨.委會上,將《知否》的故事簡介、大綱發下去,提議大家討論之後,立刻就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這算什麼,正劇?還是演義?朝代不可靠,可處處寫的都是仁宗一朝,可又處處四不像,寫這個劇本的人,到底懂不懂歷史啊?”
“我看也不像話,太不嚴謹了,這種劇本怎麼能拿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