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老美的衛星如果在中國的上方晃盪的一下子的話,就會發現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
每當到晚上七八點鐘的時候,每一座城市,每一個鄉村,以往在外面乘涼的人都消失不見了。
就像每年的開學季,西方世界震驚於中國大規模徵兵集結一樣,這同樣是一種怪事。
人都上哪去了呢?
晚八點,《大宅門》播出的時間,但凡家裡有電視機的,全都早早的守在了跟前,家裡沒有電視機的,也會跑到鄰居家去賴上仨鐘頭。
上次這種現象級的電視劇,正是央視播出的《三國演義》,當時播出的時候,全國各地方電視臺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好不容易等到《三國演義》播完了,央視又來了一部《大宅門》,再一次奪走了絕大多數觀眾的心。
76%!
這是《大宅門》播出第五天,統計上來的收視資料。
白家二奶奶透過一系列精彩絕倫的操作,不光碟迴了白家老鋪,將白家從破敗的邊緣拉了回來,還順手重新拿到了宮廷供奉,將白家的產業推向了一個高峰。
白文氏的手段,即便是好男兒都得豎起大拇哥,贊上一聲。
先是摘匾,明明白白的告訴了所有人,百草廳跟白家沒關係了,甭管是錢莊,還是貨棧,一下子全都堵了董大興的門。
隨後又收買了宮中太醫院的常公公,兩個人一唱一和的,將董大興和一眾股東逼到了牆角。
宮廷供奉取消,預支的官銀收回,再加上沒有白家人的秘方,百草廳就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空殼子。
董大興沒辦法,只能求著白文氏再把老匾掛了回來,並且讓出了一半的股份。
白文氏沒有滿足只拿回一半,她要的是一個完完整整的百草廳。
拿下了南記和百草廳打擂臺,把董大興擠兌得恨不能拿著腦袋去撞牆,最後只能無奈的將另一半股份交回。
從此以後,百草廳又重新回到了白家手中。
這一套連消帶打,每一招都堪稱神來之筆,讓人防不勝防。
白文氏的的確確當得起“女中豪傑”這一稱號。
前兩天還在為白家的命運擔憂的觀眾,看到這一幕,無不大呼過癮,收視率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晚八點這個時間段,央視已經徹底沒了對手。
顧北在知道這個資料的時候,都是沒覺得多驚訝。
競爭對手太少,《大宅門》取得這個成績,也是理所應當的。
央視這邊眼看收視率節節攀升,也順勢開始了新一波的宣傳。
這不,郭保昌又帶著《大宅門》的主創做客央視,參加了一檔訪談類節目。
在節目上,郭保昌再一次談到了《大宅門》的創作背景。
“我最初開始創作,那年剛16歲,從小就聽我養父說他當年的故事,我養父這個人口才極好,講的故事,讓我特別著迷,時間長了,我就萌生出了一個念頭,想要把那些故事寫下來,把那些曾經在宅門裡生活過的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都寫下來,最開始也不叫《大宅門》,我給取了個名字叫《大浪淘沙》。”
說到這裡,郭保昌笑了,大概是想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一些人和事。
“後來……我寫了得有二十多萬字了,不巧讓我媽,也就是我的養母給發現了,老人家的想法比較傳統,總覺得我寫宅門裡的事,是離經叛道,數典忘祖,然後一把火就給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