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著顧北,郭德剛興奮的差點兒蹦起來,連忙上前打招呼。
“坐,坐!”
顧北說著,看向了和郭德綱坐在一起的那個人,50多歲的年紀,打扮的卻非常時髦,花襯衫,還戴著副茶色的墨鏡,歪歪著身子,一個肩膀高,一個肩膀低。
喲!
顧北一眼就認出來了,這位正是未來德芸社的元老,獲封一字斜肩王的德芸四老之一張聞順先生。
張聞順此刻也在打量著顧北,之前已經聽郭德剛介紹過了,這位顧總雖然年紀不大,可是卻極有本事,而且眼光格外獨到。
讓相聲迴歸小劇場,就是顧北提出來的。
“顧總,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張聞順張先生,當年京城曲藝學員班聞字科的大師兄!”
“嗐!你說這個幹什麼啊,張聞順!”
張先生起身,主動向顧北伸出了手。
“您好,張先生!”
顧北連忙握了一下。
德芸社的演員,顧北最喜歡的就是眼前這老頭兒了。
郭德剛雖然能耐大,但是相聲功底要是跟張聞順比較的話,還是差了點兒火候。
顧北一直認為,郭德剛最好的搭檔不是後來的於大媽,而是眼前這個歪歪著肩膀的老頭兒。
甭管郭德剛在舞臺上咋唬得多歡實,張聞順都接得住,接得穩,相較而言,於大媽是在賣萌。
只可惜,老爺子走得太早,雖然看到了德芸社的崛起,卻沒能見證最為輝煌的時刻。
“顧總,上回您說的事,我已經想好了,您說得對,相聲就應該回歸小劇場,來源於市井的藝術,就該紮根兒民間。”
顧北沒插話,耐心的聽著郭德剛慷慨陳詞。
郭德剛這段時間確實想了很多,相聲為什麼越來越不景氣,原本喜歡相聲的觀眾為什麼突然就不見了??
難道真的是因為新的娛樂形式越來越多,佔據了相聲的市場?
郭德剛原先也是這麼認為的,觀眾都開始喜歡流行音樂了,相聲這門傳統藝術自然就不招人待見了。
可是現在,他卻不這麼想了。
相聲還是有人喜歡的!
廣播裡也經常會播放老前輩的作品,還是有人願意聽的。
郭德剛打小就學相聲,對這門藝術簡直愛到了骨子裡,他不想看著相聲有朝一日也像其他的傳統曲藝那樣,因為沒有觀眾,最後斷了傳承。
不管怎麼樣,郭德剛想要再努力一把,看看將相聲帶回到小劇場,是不是真的能起死回生。
“我這段時間也拜訪了不少同行前輩,張先生就是我請來的,另外還有好幾位老師,都願意一起搭夥說相聲,還有演出的小劇場,我也找了幾個,現在就是……”
郭德剛的聲音越來越小,他準備得再多,最為關鍵的一點,還是要靠顧北。
沒錢,說啥都是瞎扯淡。
張聞順這個時候,接著說道:“顧總,我挺喜歡德剛這孩子的,身上有股子執著勁兒,甭看我歲數大了,可我還能在臺上幫襯幾年,可是要支撐一個相聲班社並不容易,今個我們爺倆求到您這兒了,成與不成的,您給個準話,要是不成也沒關係,我帶著德剛去撂地,相聲,還是得說下去的!”
老爺子的語氣格外堅定,顧北聽著,也不禁動容。
前世為了支援郭德剛,據說張聞順把自己的家底都拿出來了。
“張先生,撂地就不必了,合作的事,我之前已經答應過小郭了,您看好他,我也看好他,劇場已經找到了?”
後面的話是在問郭德剛。
“找到了,找到了,我找了三個園子,一個是張一元,一個是三慶園,還有一個是華聲天橋劇場。”
“哪個大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