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遇到洪承疇這位明斷事理的巡撫,對待罪的賀人龍大加欣賞,直接簡拔他待罪之人成為一地守備。
賀人龍就是一個恩怨分明的性子,對對自己好的,也就投桃報李,對知遇之恩的洪承疇甘心聽命,對使得他丟官棄職,差點失去性命的杆子,更是恨之入骨,於是,真正徹底的貫徹了洪巡撫的剿賊政策,一次便誘殺杆子頭領三百餘,多少是出了一口惡氣。
這時候,大軍勤王,延綏與西安剿賊無兵可派,眼看著一場嚴密的剿滅闖賊的大計失敗,於是,賀人龍主動請纓,被洪承疇推薦給西安巡撫,加銜副總兵官,帶領一千本兵,擔起整頓渭南其他縣份衛所鄉勇的重擔,一定要在蒲城之下消滅闖賊,以報延川之仇。
結果這一出各地,當時讓他的雄心立刻熄滅,各地衛所,根本就不能和大明邊軍相比,現在的邊軍還能和韃子打個旗鼓相當,但現在這些衛所別說韃子,就是大一點的杆子,都能將他們頃刻覆滅,難怪闖賊崛起不久便橫掃七縣,做下如此根基。
整頓衛所,雖有延安西安兩地擠出的錢糧,最主要的是張元在各地士紳富豪手中籌措的捐輸供給,但三月下來,成效甚微。
於是,賀人龍上報洪承疇,懇請循張元例,抽調各地地主豪強家的鄉勇重新建軍。這道請示,立刻便得到了洪承疇的大力支援,空白告身廢紙一般發下,按照各家豪強出兵多寡,給予不同軍階,一時間從者如雲,卻是解決了大事。
但事情也不都是一帆風順,西安巡撫卻沒有洪承疇的殺伐果斷,更有那沒有一點血性的總兵參合,卻不願意聚攏鄉勇,怕將來皇上怪罪,而依舊要求他賀人龍整頓衛所,只是派出西安都司下來幾個官吏幫忙,結果這幾位下來,不但沒能幫上忙,反倒事事掣肘,拖了後腿。
按照賀人龍的性格,瘋勁一上來,說不得抽刀砍了過去,但好在身邊親兵知道將主脾氣,時常規勸,這才沒真瘋到砍了同僚上司,如果打了延綏都司的人,洪承疇還能擔待下去,但西安的都司就沒有辦法。
於是,原定在蒲城周邊聚攏兩萬大軍,現在看來,一上戰場,能戰的只有自己辛辛苦苦聚攏的區區七千鄉勇。其他衛所兵丁,即便是搖旗吶喊都嫌降低士氣。指望著那七千鄉勇,卻也不成,這次闖賊出兵一下便是四萬,這大大的出乎了賀人龍等的預料,與之相比卻是杯水車薪。
其實,流寇四出,動輒幾萬,十幾萬的也是常見,不久前的五月,高迎祥就起兵十五萬,但在兩萬官軍面前立刻土崩瓦解,只是官軍人數少,包圍不住他們,才讓他們選擇薄弱處逃竄而撿了條性命。
那些流寇不過是放下鋤頭,拿起木棒的流民,一家一戶齊出,老弱佔了大半,劫掠下地方還行,真的對陣,就連土雞瓦狗這樣的詞彙用在他們身上,都是浪費。
但呂世闖賊卻是與眾不同,當初延川一戰,給賀人龍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一萬多南下流寇,竟然就有五千真正訓練有素的戰兵。而就這區區五千身強力壯,軍陣煌煌的戰兵的戰鬥力,就完全抵得上兩萬邊軍的實力,更可怕的是,不知道那闖賊呂世用了什麼辦法,竟然使得這些漢子甘心赴死。在那種氣勢軍心下,即便是人稱賀瘋子的賀人龍,事後也不由心驚。對於敵人,他也不得不由衷的讚一聲:“真漢子。”
而現在,闖賊呂世一次出兵四萬,如果真的都是那樣的精兵,那這渭南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
想要戰勝闖賊,唯一的辦法,還就是當初的計劃或許才能行得通,但前提是如何吸引闖賊於蒲城之下,這才是勝敗關鍵,闖賊,是一貫只要農村不要城鎮的。
但好在,蒲城的地理位置決定,按照正理,他應該拿下蒲城,只要蒲城拖住闖賊,給自己爭取時間,讓自己安心的再徵募一萬鄉勇,在充足的錢糧支助下,再經過一段嚴苛的訓練,不要多了,只要拖上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在冬季嚴寒的幫助下,自己就有了信心剿滅闖賊。
此戰必須勝,這是現在賀人龍的決心,也是事情所逼迫,官身仕途,就全在這次了。
好在老天幫忙,呂世闖賊出兵蒲城城下,竟然真的按照正理,拿出圍城之勢,主動的要和官軍拼消耗,這訊息一通報到賀人龍的面前,當時讓他愣在當地半天,以為這是巡哨欺瞞自己,當再三確認之後,一向沉穩的賀人龍一蹦三尺,仰天大呼“天助我也,天助大明,闖賊敗矣。”
“希望闖賊不要出兵四處邀戰啊。”秋風颯爽,心事重重的賀人龍不由自主的酣然睡去,一陣響亮的呼嚕聲傳遍四方。
親兵小校見主將睡熟,不敢打擾也不敢怠慢,就悄悄的分在四方,一面遛馬,一面按刀警戒。
正這時候,一騎絕塵,在遠方奔來,馬上一個官軍打扮的漢子,老遠便對賀人龍小隊大喊:“前面的可是賀守備?上峰緊急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