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核廢水危機爆發以來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東瀛人發現。
天神並沒有拋棄他們。
包括海產品在內的多類行業被國際市場抵制,但是他們卻內部開花,股市竟然不可思議的開始升溫了。
國貨之光的卡樂素還在被津津樂道,可哪知道隨後發行的幾隻股票同樣成績喜人。
新股上市會漲,這是規律,不值得希奇,可關鍵不止上市當天,這些股票持續的漲停。
這特麼的。
天照大神顯靈了。
就像氣球觸底後開始反彈,整得只要近期成功買到股票的人,就等於坐上了財富快車。
當躺著都能賺錢後,誰還願意站著。
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股市,哪怕從不炒股的股民,甚至就連苦哈哈的社畜,居然都敢在上班時間偷看股市行情。
一隻股票的確影響不到大盤,可是接二連三呢。
再加上外部環境嚴峻,為了穩住經濟,拉動內需,東瀛政府及時採取了應對措施,大規模開展降息,使得企業更容易拿到貸款,而存款的收益變低,在宏觀上促使更多的錢流向市場。
東瀛政府的出發點自然沒問題。
想為企業減負,讓企業擴大經營,讓民眾把錢從銀行取出去消費,可是他們忽視了一個關鍵點。
當全社會一片萎靡,企業哪裡還有信心搞生產建設,哪有膽量盲目擴張。
錢是更容易從銀行貸出了,但是卻並沒有用來進行經濟建設。
企業和普通人一樣,哪裡容易賺錢,就會往哪鑽。
現在股市眼看著正引來大復甦,誰特麼還傻乎乎的搞生產?
於是乎。
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
越來越多的錢湧入股市,從新發的股票,範圍開始擴大,其餘上市企業也被福澤。
頓時。
東瀛形成了一個相當離奇的景象。
明明社會一片蕭條,但是股市卻開始欣欣向榮。
好吧。
金融規律果然不受自然法則約束。
荒野怎麼就不能開出絢爛的花?
企業很開心,普通民眾也是心花怒放,大街上能夠撿到錢,誰不得嘴巴笑歪。
一時間,關於核廢水的抗議都消退了一些。
官方壓力驟減。
好像東瀛上上下下都得到了好處。
“國中之國”,東京的一座別院。
作為外國人,國際上赫赫有名操盤手艾菲梅爾也與東瀛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