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到了,斜對面那家鮮花店從早忙到晚,馮春喜遠遠望見,有點羨慕。據說那家店還會配著賣一些發財樹、多肉之類的小盆栽,生意乾的有聲有色。同樣,很多園藝店在情人節之類的,也會臨時進一些鮮花賣。
春喜爸在世的時候就有人建議他兼賣鮮花,那時候鮮花行業剛興起,利潤還是很大的。可春喜爸不肯,他說真正愛花的人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怎麼可能把孩子的頭從身體上砍下來。有一次他這樣說的時候,馮春喜問他為什麼要修剪花枝,這樣做不是把孩子的胳膊剪斷了嗎?他沒找到合適的話來反駁馮春喜,憋的臉通紅,只好拿起外套狠抽了馮春喜一下。
重開春喜園藝店,馮春喜也想過要不要加入鮮花生意,後來還是決定算了。重開花店,本來就是為了實現對春喜爸臨終前的承諾,那還是儘量都按照他在時的樣子來好了。還有一個原因,鮮花店跟綠植花店完全是兩個領域,要學的東西也很多。
不能加入鮮花原素,春喜園藝店也要不斷創新,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比如在這個季節,易上手,開花又好看的球根類花卉成了園藝界的快消品。水仙、風信子、鬱金香、百合都是很好的選擇。春喜園藝店主打的是風信子,這種花最好養,水培就可以,而且開花最為好看。水仙需要群養才好看,百合生長期有點長。而鬱金香,在北方盆栽的難度有點大,普通人即使能把植株養的挺好,但它的花苞也很嬌弱,很難開出健康的花朵。
風信子是所有花中色彩最豐富的,其品種也直接以花色來區分,大致分為藍色、粉紅色、白色、鵝黃、紫色、黃色、緋紅色、紅色等八個品系,馮春喜選了藍、紫、黃、白、紅五個色系的種球來栽培。栽培方式分為透明塑膠瓶水培和白色塑膠盆加白石子栽培兩種,後者本質上也是水培。栽種好的風信子,二三週就能開花,花期可達十到十五天。對於想親手種一盆花,又著急看到勞動成果的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風信子和百合、水仙的種球價格都差不多,馮春喜買的是普通品種中品質偏好的,批發的價格也就是3元錢左右。但是因為風信子的種植成本最低,十天左右就能銷售,每棵加上水瓶馮春喜才只賣15元,百合的開花週期過長,而且要用大號的紅瓦盆和優質花土,一盆長滿花苞的百合要賣到35元以上才划算。至於水仙嘛,馮春喜只養了三盤,主要是為了豐富品種,如果有買的一盤要賣到50元。
白雪看到一盆盆漂亮的風信子很是喜歡,她提議把開花和長滿花苞的風信子擺出一個心形,絢麗的色彩,竟然有種鮮花店的感覺。這種嘗試吸引了很多從未光顧園藝店的小女生也來購買,有的即使不買也會留下來拍張照。這種青春靚麗的氣息讓馮春喜找到了開園藝店的意義。
有個高中模樣的長髮女生買了一盆白色風信子,她問馮春喜這盆花的話語是什麼?這個馮春喜還真不知道,雖然開園藝店也要清楚不同植物所代表的寓意,但是風信子這種種球花算是不入流的花卉,馮春喜沒細研究,只是單純拿它賺點錢。馮春喜只好拿風信子的通用花語含糊的回答:“它代表春天的祝福。”後來那個女生又路過花店,特意跑進來告訴馮春喜:“白色風信子,代表不敢表露的愛。”然後就頭也不回的跑掉了。
白雪猜想高中女生不敢表露的愛,肯定不是馮春喜。不過她確實啟發了白雪,蹦蹦跳跳的去文具店買了一疊心形便籤紙,然後把不同風信子的話語手寫下來,貼到花瓶上。
藍色風信子——勝利,生機,喜悅
粉色風信子——傾慕,浪漫
紫色風信子——憂鬱的愛
黃色風信子——與你相伴很幸福
紅色風信子——讓馮春喜感動
白色風信子——不敢表白的愛。
這樣的做法果然有效,15塊錢的風信子一下子成了少女們愛的信使。來買花的女學生不再因為花的顏色而做選擇,轉而更在意花的寓意。都說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賺,馮春喜現在賺的是小女孩的錢。
一天下午,白雪沒來店裡。馮春喜正一邊喝著薄荷水,一邊看園藝書籍,一個看樣子二十七八歲的女人走了進來。因為是逆光,馮春喜一時看不清她的臉,只能憑藉身材和馬尾判斷對方是一個美女。她身上的香水味也很自然,很好聞。
“老闆,買幾盆風信子。”女人笑著朝馮春喜走來。
馮春喜有點愣住了,因為隨著距離的拉近,不僅看清對方果然是個面板白皙的美女,還看清對方不正式斜對面那家鮮花店的老闆麼。都說同行是冤家,可馮春喜這盆栽花跟她的鮮切花不能算是同行吧,這傢伙來是什麼意思,馮春喜一時沒弄明白。
“喂,老闆,我要幾盆買風信子,可以嗎?”見馮春喜沒反應,花店老闆又問了一遍。馮春喜這才反應過來,趕忙坐起身招呼。
“您要買我的花,您不就是開花店的嗎?風信子跟您店裡的鮮花比可差遠了。”馮春喜用質詢的眼光問道。
“這怎麼一樣呢,我店裡的都是鮮切花,您賣的花都一點點生長出來的,這種勃勃生機,最有感染力了。”花店老闆的話說的很真誠,她臉上的笑容馮春喜看著比風信子還有生機。
“說起來,您的風信子可是搶走了我很多客人呢,所以您可得算我便宜點!”花店老闆繼續說道。
馮春喜有點不解,難道對方真是同行來找麻煩的,看著不像。於是問:“怎麼會?您花店的生意好的很,不像我這裡,本就沒多少利潤,銷量也不好。”
“我本來有很多專門購買插花的客戶,每週都會更換不同的花材插在花瓶裡,擺放在餐桌或是茶几上。最近有幾個客戶沒有來買花材,後來才知道都是買了您這裡的風信子呢。看到一位客戶發的朋友圈,覺得確實很好看,我也想要,所以就來買了。”
“原來是這樣,風信子的零售價是15元,可以算您12元,我們這種店利潤很低,只能給到這樣的價格了。”不知道她是想自己觀賞,還是放到店裡代賣,總之馮春喜只能給到這樣的價格了。
“真的好便宜,我店裡進購的花材,有些高階的玫瑰,一隻的成本價可能就要十幾塊。”花店老闆拿起一盆藍色風信子,在鼻子前聞了聞。
最後,她挑選了藍色、粉色、黃色三盆風信子。臨走時還留了一張名片,馮春喜這才知道,她的名字叫馬靜,而花店的名字,就是花的英文“flower”。
後來的幾天,經常有抱著鮮花的顧客來馮春喜店裡買風信子和桌面綠植。說是在對面花店看見覺得很好看,被老闆推薦來這裡買。馮春喜有點感動,想著去對面謝謝馬靜,卻一直沒鼓起勇氣。人家可能只是舉手之勞,馮春喜藉此親近,說不定在對方看來是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