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隊太監來到平王府,通知小昏侯立刻去皇宮。
不多久一輛五駕馬車出了平王府,直奔皇宮而去。
“夫君,這次皇宮急召,命你和孔大人當眾辯論科舉全科之爭。此舉,怕是來者不善。”
李虞在車廂內,有些擔憂。
前面,夫君剛剛把主相謝胡雍給得罪了,門閥勳貴們現在還在惱夫君小昏侯呢。
現在主相孔寒友又因為科舉考全科,翻臉不認賬。這當眾辯論,分明是要把夫君給狠狠踩下去。
夫君這算是把朝廷官員,全都給得罪了。
這以後,在官場上可怎麼混下去。
“對,郡主說的不錯。那孔夫子不是什麼好東西,肯定糾集了一群儒生,要為難姑爺。”
祖兒也連連點頭。
楚天秀閉目沉思,盤算著此事。
如果他穿越到的是唐宋朝,甚至明清。儒家獨尊的大勢已成,一切休提。
他要是跟儒家對著幹,宣揚全科舉仕,估計骨頭要被儒生們揚灰,渣渣都不剩下。那種情況下,他唯有裝孫子,要麼當自己的小侯爺,要麼乖乖參加科舉就是了。
但是,這大楚皇朝不一樣,“黃老之術”官員實力龐大,離“獨尊儒術”還遠著呢。
儒家在大楚皇朝的底層雖然已經成了一股龐大的勢力,光是金陵城就集聚了數千上萬的儒生,可是在朝堂上遠遠沒有到一呼眾應的程度。
門閥勳貴派系,才是朝廷官員的核心。
雖然這些門閥士子也都讀儒書,但他們也讀黃老之書,讀各種雜書。
他們什麼書都看,所學甚廣。
士子們以家族門閥利益為重,並不太在意儒家的興衰。
儒家不行,換一家學說,日子照樣過。
黃老之學大興了六七十年,也沒見他們的日子不好過啊。
大楚皇朝,眼下正是百郡千縣的儒家勢力崛起,紛紛呼喊著“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前夜...離儒官稱霸只差一步之遙。
差一步,就是天地懸殊。
儒家既然還沒有稱霸。
楚天秀當然不懼硬撼孔寒友,打壓了儒家就打壓了,那又怎麼樣。
秦皇打壓儒家,儒家除了嘴炮痛罵秦皇,拼命抹黑之外,也沒別的辦法。
他還有機會,將儒家“獨尊儒術”的野心,扼殺在萌芽之中。
“放心,為夫早有準備。”
楚天秀睜開眼眸,淡笑。
在推出“科舉制”的時候,他早就料到了會有今天。所以才早早埋下伏筆,把主考官位置給搶到手。
孔寒友和儒派官員們夢想已久的“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忽然因為科舉考全科,一夜間破滅了,定然不甘心。
天下儒生定然會大舉反撲,想要把他這主考官給扳倒。
只是,楚天秀沒想到居然會是這種方式——儒派領袖孔寒友要和他在皇宮門外,當著儒生和滿朝官員的面,辯論全科和儒科的利弊。
既然大家一起嘴炮,那就來唄!
他楚天秀怕的是別人動刀動槍動粗,他一個人打不過。他才不怕別人嘴炮。
主相孔寒友和儒生們一起嘴炮,他也不怕分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