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您要御駕親征了,京師這邊誰看著?萬一京師有個什麼.”
底下的大學士哪兒敢讓康熙御駕親征?嶽樂都打不過吳三桂,康熙出馬豈不是更危險?萬一有個什麼閃失,大清朝可咋辦?
但康熙已經拿定了主意,誰的話都不聽,當下擺擺手道:“京師有太皇太后和福全、常寧他們守著,能出什麼岔子?而且朕去關中也只是到西安坐鎮,又不會親臨前線一如當年魏明帝御駕親征去長安之故事。”
聽康熙這麼一說,底下的大學士和翰林學士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勸了皇帝御駕親征,讓兄弟挨家守著!
這一幕可是似曾相識啊!
明英宗讓瓦剌逮去的那回不就這樣嗎?
雖然康熙只說了去長安坐鎮,不會親臨前線.但打仗的事情誰說的準?現在到處都在傳吳三桂要出祁山,這沒準是個局呢?萬一吳三桂要用魏延的子午谷之謀,來個越秦嶺偷襲西安這如何是好?
可是誰敢這麼說?康熙、裕王、恭王他們三兄弟關係可鐵了,你要拿明英宗、明代宗的事兒來勸,那豈不是離間天家兄弟嗎?
況且,這不還有個老太后可以穩定大局嗎?
康熙結束了當日的南書房軍議後,就讓小桂子拿上王輔臣、王忠孝所上的報捷題本,一塊去了慈寧宮向老太后報喜。
這段時間各地傳來的壞訊息不少,好訊息則幾乎沒有.“濠澳大捷”總算是一場難得的勝利,也該讓老太后高興一下了。
康熙抵達慈寧宮的時候,差不多卡著了飯點,老太太正和福全、常寧、隆禧這仨孫子在一塊兒準備開飯呢!看見康熙興沖沖而來,康熙的小兄弟隆禧今年才十二歲,性子倒是挺活潑的,瞧見康熙進來就大聲嚷嚷:“皇兄,您今兒怎麼那麼高興?是不是吳三桂那個逆賊遭了天譴?”
康熙笑道:“老七,你這可想得太美了,吳三桂那老東西現在還強健得很,正準備要出祁山呢!”
說著話,康熙已經到了老太太跟前,然後行了個打千禮:“孫兒給皇瑪嬤請安。”
老太太笑道:“玄燁,你來的正好.馬上就要開飯了!你啊,最近忙得很,已經有些日子沒來和哀家一起吃飯了吧?”
“皇瑪嬤,”康熙笑著落了座,然後從小桂子手裡拿過王輔臣和王忠孝報捷的題本遞了上去,“您看這個.這是王輔臣、王忠孝他們爺倆報捷的題本,他們已經打下濠澳堡壘了.那可是比大員島熱遮蘭城還堅固的西洋稜堡,孫兒原以為他們要打上幾個月,沒想到一個月就拿下了!
王輔臣、王忠孝兩父子打仗的能耐可真是越來越厲害了!”
“厲害是厲害可也不見他們拿下鰲拜、吳三畏連個孫延齡,到現在也沒擺平!”老太太顯然對王輔臣父子沒能“積極打內戰”感到非常不滿。
“皇瑪嬤,”康熙說,“無論如何,兩廣的戰局已經穩住了。孫兒估計王輔臣、王忠孝的軍隊在濠澳有些損失,總得整補上幾個月,今年夏天就可以向高、雷、廉、柳等地進軍了.朕想給他和孔四貞頒個旨,封孫吉慶為廣西將軍,您看行不行?”
“也別廣西將軍了,”布木布泰擺擺手,“要封就封定南王!封個定南王,既可以讓孔四貞放心,也能讓尚之信和耿精忠放心.只要他們都放心了,王輔臣、王忠孝這對父子應該也能安心割據一方了!”
康熙點了點頭,笑道:“還是皇瑪嬤高明這就和劉邦給韓信封齊王是一個理兒!”
“對!”布木布泰笑道,“現在最要緊的還是打吳三桂.只要能幫上忙,哪怕新封幾個藩王也沒什麼!”
“皇瑪嬤,孫兒也是這麼想的,”布木布泰道,“孫兒想春暖花開後就宣佈御駕親征,去西安坐鎮督戰!”
“什麼?”布木布泰一愣,“有那麼嚴重?”
康熙點頭道:“關中形勢不穩.嶽樂所部又新敗,朕如果不去坐鎮以鼓舞士氣,就怕陝甘各軍一觸即潰。如果關中有失,那大清的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在他們漢人看來,據有雲貴川不過是三分天下之主,而且難成氣候,而關中形勝天下,自古據關中而得全天下者,有周、秦、漢、隋、唐!所以朕無論如何都得親自去一趟關中,朕可不能比魏明帝曹睿還不如。”
布木布泰知道這個孫子主意很大,就沒有再提出反對意見,而是問康熙道:“玄燁,你離開京師後,京師誰來留守?”
“孫兒想請皇瑪嬤和福全留守京師!”康熙又看了看自己的五弟常寧,“朕還想讓常寧去關外盛京留守!”
“讓常寧去盛京?”布木布泰又吃了一驚,“怎麼?形勢真的如此危急了?”
康熙一臉凝重地說:“皇瑪嬤,最壞的打算朕總是要先做好的.要真有什麼萬一,大家也好有個退路。所以孫兒準備在離京之前,先拿出關外的一千萬畝荒地均給關內無地少田的漢民”
布木布泰思索了一會兒,輕輕點頭道:“玄燁,你是大清的皇上,大主意還得你自己拿!如果你真的拿定了主意,哀家一定是支援你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