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熊的,你說什麼?”
康熙還沒說話,索額圖已經嚷嚷起來了,“關外可是咱八旗子弟的退路!伱想分給漢人?”
“就是,關外可是滿洲祖地!”
“關外土地萬萬不能動的!”
“皇上,請誅熊賜履!”
這就要喊殺喊“誅”了!
可把熊賜履給嚇壞了,趴在那裡瑟瑟發抖,心裡頭別提多後悔了——他又不是滿洲人,操那份心幹嘛呀,大不了吳三桂來了他當貳臣唄!
他這兒正悔著呢,邊上的陳廷敬突然大喊道:“諸位所言之滿洲祖地將來有何用處?”
有何用處?
那還用問嗎?當然是中原呆不下去時跑回關外去唄!
不過這話現在好像不方便說吧?
現在不正在討論怎麼和吳三桂打嗎?關中保衛戰還沒開始呢,就考慮跑路了,這也不合適吧?
一時間居然沒有人接陳廷敬提出的問題了。
陳廷敬一咬牙,乾脆自己回答道:“還不是先帝擔心八旗子弟在中原站不住腳,若有個萬一,好留個退路可以緩一緩以待將來嗎?可是如今八旗子弟誰還會耕田種地?關外的土地再肥沃,不會耕種,難不成還能自己變出糧食?”
這個還真把一群滿洲大學士給問蒙了。
關外的土地再肥,到了不會種地的北京八旗子弟手裡,也不可能變出糧食來啊!
有土地沒糧食,不還是得餓死?
陳廷敬猛吸口氣兒,接著又說:“況且,吳逆若真有一日可以據有中原,他會放著關外萬里沃土不要嗎?就算他不要,他手底下那些伸長脖子盼著分田分地的府兵戶還能不要嗎?”
就是啊!
吳三桂和他手下的分田兵要是把大清從中原掃出去了,還能放過東北那旮旯?
如果吳三桂趁著奪取中原的銳氣揮軍東出山海關,憑著一票橫掃中原的老兵,打一群自己不會種地,守著關外沃土捱餓的大清落水狗還不跟玩似的?
康熙皇帝心裡頭已經有了決斷,點點頭道:“熊賜履、陳廷敬說的有道理.退一萬步而言,朕如果真的要暫時退居關外,也得提前安排人去開墾關外的良田啊!要不然關外荒蕪一片,朕帶著八旗子弟去了也站不住腳啊!”
“皇上!”
“皇上.”
底下幾個大學士都覺得康熙的話有點喪氣,但是想要進諫,卻不知道該說什麼?畢竟順治、多爾袞把東北搞成“自留地”,不就是防著哪一天漢人反了,他們的子孫後代打不過了,還能有個地兒跑路嗎?
而現在.好像有點打不過了。康熙提前準備一下,從關內招募一些農戶去東北開墾,有什麼不對的?現在不幹這些,將來真不行了,慌里慌張跑出去飯都沒得吃!
康熙見底下的大學士都沒聲了,就擺擺手說:“你們不必說了,朕心裡頭都知道.不過開墾東北的事兒關乎國運,不可輕舉妄動,朕還要去向太皇太后請教。在太皇太后給朕慈諭之前,誰都不要去亂說這是朕的旨意!”
“奴才(臣)遵旨。”
底下的大臣們趕緊領旨。
康熙又道:“朕還有個想法,今兒要聽聽你們的意見關中得失,關乎我大清興衰,絕對不可輕忽!此役吳三桂必然親征,而朕如果不御駕親征,是不是顯得朕怕了吳三桂?”
“皇上,您要御駕親征?”
“皇上,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