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中山早就想請楊起隆回來了,而且還給他開出了“大明東王”的價碼!
但是楊起隆卻婉拒了東王的爵位,還胡扯什麼找人算過卦,他如果當“楊東王”很可能會折壽,還是當個隋國公吧!
這個姓楊的當隋國公.這不是隋文帝之心,路人皆知嗎?
因此,李中山還忍不住想打聽楊小彌的近況。
楊起隆笑著道:“小彌現在可是春風得意啊,坐鎮上都,大權在手,還有恭王和八大臣輔佐.”
朱慈炯突然悠悠地插了一句:“美中不足就是康熙還有可能回來!”
這話可說到楊起隆心裡頭了!
他都隋國公了,想幹啥不明擺著?如果康熙回不來,那他的機會就大了。不過康熙要回來也沒關係,他撈不到“後隋”,還能當個“後高麗”的王。
不過李中山卻覺得康熙這一次凶多吉少了!
又是恭王,又是八大臣的.康熙還能回得來?
看來北伐的事情可得抓緊了,可不能讓楊起隆搶先了,高低得把楊小彌這個大清太后給活捉了.
想到這裡,李中山就趕緊轉了個話題,對楊起隆道:“楊三哥,我在信裡和你說的那事兒能辦成嗎?”
李中山在請楊起隆來南京的信裡說的那事兒,就是朝鮮入侵日本國的事兒!
後世的日本有美爹保護,還整天嚷嚷著要“防朝鮮”,現在的日本還獨立自主呢,這個朝鮮他們能防得住?
“世凱啊,這個朝鮮國內倒是人人都恨倭寇不過朝鮮的民風柔弱,兵將都不能戰,要入侵日本怕是有點懸啊!”
楊起隆手上是有強兵的,要不然也不會把朝鮮君臣壓得死死的!
但是他手上的強兵不還得留著謀朝篡位用?哪兒能都用在入侵日本的事情上?
李中山笑道:“楊三哥,小弟又沒讓您入主日本.您可以入侵日本的蝦夷島。蝦夷島上沒幾個日本武士,而且那裡的氣候地形特別適合索倫人、巴爾虎人活動。如果我沒記錯,您手頭就有一支索倫兵吧?”
楊起隆手頭還真有索倫兵!
這些索倫兵原本是巴海替福全招募的,福全看他們一個個都很生猛,就收為親兵。後來福全給康熙打垮了,他的索倫兵就被楊起隆劃拉過去,帶去了朝鮮。
楊起隆點點頭,道:“世凱,我手下的確有一兩千索倫兵,非常悍勇,遠勝諸部。這兩年朝鮮國內凡有賊子為禍,索倫一出,必然迅速平定!”
那是肯定的!
大清最強武力去平朝鮮兩班反賊,那還不是一平就定了?
況且,楊起隆還有銀彈、肉彈.朝鮮國內真有實力的主兒,早就給他收買了!就算有個把不服的,自有別的走狗去替他收拾。最後能跳出來反對他的,都沒什麼實力。
楊起隆又道:“只是用他們去平那個什麼蝦夷島,又有什麼意思?蝦夷島是蠻荒之地,天氣寒冷,日本人自己都不大感興趣,我要它何用?”
“有用!”李中山道,“蝦夷島位於神洲往新大陸而去的咽喉,由蝦夷出發,萬餘里就能抵達新大陸了!”
萬餘里看著很遠,但是對順風順水的海船來說,日行千里不算事兒,運氣好些,十日也就渡過去了。
李中山又道:“而且沿途還有一些小島可以新增淡水。蝦夷島的天氣雖然寒冷,但也不是沒法開墾種地。如果朝鮮可以把蝦夷開墾起來,那將來去往新大陸的船隻就可以在蝦夷新增淡水和補給,這可就方便多了。”
如果由蝦夷島出發渡太平洋,最少只需要攜帶二十日的淡水和糧食,換成從琉球出發,起碼得準備五十日.對於噸位有些的木頭帆船來說,少裝一個月的補給,就能多裝好些人了!
另外,由蝦夷出發,很容易就能沿著什麼千島群島和阿留申群島航行。如果能在其中的某些島嶼上設立補給基地,那麼渡太平洋的風險就會進一步降低。
最後,掌握蝦夷島這個基地,還有利於北上北冰洋!只要大明能控制勘察加半島和阿拉斯加的暖水港,就能封鎖住毛熊沿著北冰洋進入太平洋的路線了這就意味著,以後沒有人能和大明爭奪北太平洋沿岸的土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