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都漂亮嗎?”
“漂亮,都漂亮.特別是我家的小十,有一半葡萄牙的血統,嬌美不可方物啊!”
“好好好,本王要見一見她!”
“阿柞啊,你祖上是哪裡的?潮州的?漳州的?還是泉州的?”
“我是泉州的,我祖宗鄭可是永樂年間從泉州到安南的清化謀生,後來跟隨黎太祖打天下,才飛黃騰達的。論輩份,我還得管您叫一聲阿叔呢!”
“哈哈哈,阿柞啊,那咱們以後就是自己人了一筆寫不出兩個鄭字嘛!你有什麼難處,儘管和阿叔說!”
就在阮福瀕正式就任大明廣南將軍後不久,在安南北方清化府城中的西定王府內,一老一壯兩個姓鄭的人正在論親戚,這一論還真論上了二百幾十年前還真是一家!而且年老的那個,今年已經七十多歲的大南定西王鄭柞,居然得管今年三十多歲的鄭經叫叔叔。
“阿叔,您既然這麼說,那小侄還真有些難處,想請阿叔幫忙。”鄭柞倒是不客氣,喊完叔叔就開始提要求了。
“說,儘管說!”鄭經還是一副熱心腸的模樣。
“阿叔,這個黎皇”
“皇什麼皇?”鄭經馬上打斷他道,“只能稱黎王!阿柞,你要想清楚一點,你現在是挾黎王以令安南,而且你家還肆意廢立黎王,濫殺黎朝宗室,這是人臣所為嗎?阮福瀕已經當了廣南將軍,還是大明所封的廣南將軍,如果他要以拯救黎王的名義討伐你,而你又不當大明的將軍,大明有什麼理由不支援他?”
鄭柞一臉為難地說:“阿叔,這個黎朝在安南國內一直自稱皇帝的,如果侄兒將之改為王號,就怕諸侯不服啊!”
“什麼諸侯?”
“高平莫氏,宣光武氏。”
莫氏、武氏是安南的兩個“小主”。小小的安南,現在是“四主演義”,鄭、阮、莫、武,上面還有一個被架空的黎皇,真是熱鬧得不行啊!
“他們啊?”鄭經一笑,“大將軍府已經有了安排.他們都會被遷出安南!”
“遷出?遷去廣西?”鄭柞問。
“那怎麼可能?”鄭經笑道,“莫氏及所屬百姓,會被遷往占城南邊的九龍江沿岸,封南圻將軍。武氏及所屬百姓,則會被遷往北大年,封北大年將軍以後他們都是大明的臣子,大將軍的下屬,和安南沒有任何關係了。”
九龍江流域就是後來的西貢一帶,北大年則位於馬來半島和中南半島的交匯處。前者附屬於真臘國,不過真臘的國力衰弱,對九龍江流域的控制力很弱,那裡基本是真臘的地方諸侯在掌控。而北大年那邊則有個北大年蘇丹國。
將安南國內的莫氏、武氏兩個小諸侯強遷到九龍江和北大年的目的,當然是利用他們當開荒的炮灰了!
其中九龍江一帶還覆蓋著大片的原始森林,只有一小部分地方被開發出來.而在那種瘴痢叢生之地搞開拓,是要死很多人的!
另外,這兩個“點”,也是由大明南下馬六甲途中的關鍵補給點。如果被莫氏、武氏拿下,那大明在民丹島的據點就穩多了。
不過荷蘭人恐怕也不會眼睜睜看著大明一步步向南擴張,少不得要使壞,搞不好還會對九龍江流域和北大年發動進攻。
為了避免漢人移民死太多,挫傷了積極性,就只能讓莫氏、武氏帶著安南人去打先鋒開荒了。
而且他們在離開安南之後,就不再是安南黎王之臣,而會變成正兒八經的大明皇帝之臣,大將軍之部屬所以李中正完全可以等莫氏、武氏把地盤開闢好以後,再把他們召回南京擔任有名無實的高官,或是在他們頭上再安排一個自己人。
總之,辦法有的是!
南京,小皇宮。
朱慈炯這裡,今兒也有貴客來訪。
這貴客還是朱慈炯的大舅哥,而且和李中山、康熙、福全他們都佔著親.很有一點東方老哈家的意思。不過他的勢力卻比不了老哈家,因為他的地盤只有朝鮮一國。而且還控制不了整個朝鮮,只能控制部分朝鮮。
這人就是大清朝鮮監國,一等公楊起隆了。同時,現在又有一個大明鎮東將軍的官職和隋國公的爵位擺到了他的跟前。
“楊三哥,小彌還好嗎?聽說他當了康熙的皇后,已經有了垂簾攝政之權?”
正在和楊起隆打聽楊小彌近況的就是楊小彌的姐夫李中山了楊起隆這回就是被他請來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