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情況也差不多。那些在印度作威作福的公司管理人員,也都因為本性不佳(好人幹不了這事兒)和缺乏監管,為自己攫取了鉅額的財富。譬如那個為英國征服印度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羅伯特.克萊武在返回英國的時候就帶回了多達25萬英鎊的財產,同時他在印度的資產每年還可以為他提供2.7萬英鎊的收益
而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本身的財務狀況,其實也沒好看多少年,後來也是連年虧損!
至於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殖民事業,更是腐敗透頂了!
所以西方人的殖民事業,對他們的政府而言,至少在賬面上是沒有太高收益的,而且經常出現虧本。不過對於參與其中的歐洲街遛子和權貴而言,那真是發財大大的!
總之,這個殖民零元購的事業的確為歐洲各國積累了大量的私人資本,獲取了殖民地的原材料和市場同時也讓本土的人渣官渣有了胡作非為的好去處,本土自然就會乾淨一些了。
人渣布勞威爾被剛剛在爪哇島上把殺人放火搶劫的事兒都幹了個遍的斯皮爾曼瞪了又瞪,整個人就是一陣哆嗦,但還是抖著聲問:“總督,我們還去向賈副大臣交涉嗎?”
賈副大臣就是賈六賈國柱!除了派出他這個“幕府重臣”之外,大明大將軍府還派遣了數千從廣西和湖南僱來的國人軍上了民丹島。還動員了上千戶湖南、廣西的移民到島上屯田。還僱了好幾千來自廣東、福建沿海的民伕來民丹島大幹快上搞基建。
總之就是一句話,不惜血本也要把民丹島變成大明爭奪南洋的大據點!
現在民丹島上的粵海三城都已經幹到這種地步了,指望用交涉就迫使大明退讓,那真是想太美了。
“當然要交涉!”斯皮爾曼的眼神終於緩和了一些,為了和賈國柱交涉,這個布勞威爾還得留著,“阿姆斯特丹的十七人評議會已經做出決定了要求我們避免和大明爆發軍事衝突,同時用太平洋航線圖挑撥大明和日本國的矛盾,並爭取和日本結盟!我們現在去和賈副大臣交涉,就是為了避免衝突!”
布勞威爾鬆了口氣,然後低聲對斯皮爾曼道:“總督,為了進一步麻痺中國人,等會兒賈副大臣給您塞銀票的時候.”
斯皮爾曼說:“雖然我是一個誠實的人,但是為了聯省共和國的利益,我是不會拒絕敵人對我的金錢攻擊的!”
布勞威爾用討好的語氣說:“總督,您真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
安南國,會安港。
這座位於廣南阮氏的主城順化附近的港口,差不多位於從馬六甲和巴達維亞北上廣東的航線中間,南來北往的各國商船都會在會安港休整一下,加點補給什麼的。久而久之,會安也就繁華了起來,還有了來自廣東、福建、日本,甚至葡萄牙的商人在這裡定居。
到了明清交替的時代,更有大量來自廣東的“明鄉人”避難而來,讓這座原本就比較繁華的港口城市,變成了安南沿海的一大都會,成了可以和廣南阮氏的都城順化比肩的城市。
但是隨著大明再興,華商雲集的會安港就突然被人惦記上了!
一開始惦記上會安港的,並不是李中山這個“穿越客”,而是他老子李輔臣。這個李輔臣最早並沒有想過他兒子能執掌大明政權,他當時的理想就是當個“南王”,拿下廣東、廣西、安南、廣南.他兒子多啊!這些地盤正好給兒子分一分,多搞一些節度使,就可以多安排幾個兒子。
所以他就趁著李中山北上南京再建大明的當口,派陳上川、邱輝、吳啟豐等人率領水師陸軍萬餘人,泛海南下,把會安給強佔了!
之後又封了吳六奇的兒子吳啟豐當了會安副將,高低佔著會安不還給廣南阮氏,一度還計劃在廣南設個軍鎮,把李吉慶派過去替代廣南阮主。
結果李吉慶自己造反,不要親爸爸了.所以他的廣南王也就黃了。
而到了“耿聚義跨過太平洋事件”之後,東亞世界就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屬於東亞人的大航海時代來臨了!
跨過太平洋和收復南洋,才是當務之急!
所以李中山的幕府就重新制定了“安南政策”,將佔領廣南和扶植莫氏入主升龍,更改為了分別冊封廣南將軍、安南將軍和安南黎王,將大明的“虛君共和”和“將軍(丞相)主政”的體制輸出到安南。
當然了,廣南將軍和安南將軍不是由安南黎王冊封的,而是以大明皇帝的名義冊封的!
也就是說,安南黎王會成為一個比大明皇帝還要虛的虛君!
廣南將軍、安南將軍,則會和徵東將軍(耿聚義)、鎮東將軍(楊起隆),也許還有徵夷將軍(德川將軍)一起,成為大明大將軍的下屬。
而廣南阮主阮福瀕本來是不願意當什麼大明廣南將軍的他對李輔臣派兵搶奪他的會安港就已經一肚子火了,如果不是實力有限,還得防著北方老鄭家南征,他一準就派兵反攻了。
但是這兩天,他聽說會安港來了數十艘掛著日月船帆的西式炮艦(主要是老閘船),還來了個大明南王李輔臣和上萬明軍,頓時就覺得當大明的將軍也挺好的。
於是就帶上一份厚禮從順化趕到了會安,給遠道而來的大明南王請安問好了。
李輔臣聽說姓阮的老爺子來了,也挺客氣的,當下就收回了準備進攻順化的命令,還親自到會安城新落成的高大的城牆外頭迎接,把這個安南老頭請進了他在會安城內的行轅,然後就和他說明了李大將軍為什麼那麼看重他這個安南國的一方霸主。
“陽郡公(阮福瀕給自己封的爵位),咱們大明現在是共和的.就是君為虛君,相為實相!如今天下紛亂,所以這個實相就稱大將軍了。而陽郡公你是大明屬國的權臣,又是廣南之主,素來忠君愛國,正好當個廣南的實相。
所以吾兒就好心好意,替你向天子求了個廣南將軍!不知你意下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