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努力嘗試了幾次突圍未果之後,吳國貴只好率兵退到了撈刀河的一處河灣內,依託河道保護住側後,然後在正南面用長槍兵和火槍手勉強組成防線,來了個固守待援。
仗打到這個份上,李中山、李輔臣、李來順指揮的明軍也已經筋疲力盡,無力對已經變成困獸的吳國貴發起強攻。
於是,李中山一邊讓人在吳國貴據守的河灣南面挖壕圍困——先把吳國貴包圍起來,反正他手頭也就幾天的行糧,吃完了多半就投降了。
另一邊,李中山在得知(透過和顏悅色地向俘虜提問)吳應麒早就在湘江上架好了浮橋,以備不時之需後,就立即命令追擊吳應麒的李中正去搶佔吳應麒留下的榔梨市大營,並且讓他得手後再去試著打一次長沙.看看能不能挾著撈刀河大勝的餘威,一舉攻佔長沙?
就這樣,經過了一整個晚上的排程和重新佈署,到了第二天清晨的時候,撈刀河戰場上的槍聲、炮聲、喊殺聲總算是告一段落。
整個天地間,突然就安靜了下來。苦戰了幾乎一整天的人們,都得先喘口氣兒,好好歇上一會兒了。
而李中山則拉著自己的“好賢侄”,大明忠王李來順一塊兒回了永安市的大營他可還有要事得同李自成的這位侄孫商量呢!
“忠王,這回真是多虧你了!要不是你來的及時,那我可就要慘遭滑慘遭敗績了!”李中山這回看著李來順那真是越看越順眼,要不是他爹和李自成聯了宗,他的輩份比李來順大一輩,他都想和這位大明李忠王拜把子了。
李來順也和李中山一見如故.雖然兩人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卻和親叔侄一樣了!
“叔,您這說的什麼話?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您是我叔王,我幫您就是幫自己.”說著,他壓低聲音道,“叔,這個十八子主天下,看來要應在您身上了!”
李中山哈哈一笑:“來順.現在是天下為主君為客!哪兒還有什麼主天下?”
李來順笑道:“叔,您的大將軍錄尚書事,也算是主天下吧?不過是主持天下,而不是天下之主。”
“唉,我就是個帶頭大哥,”李中山謙遜道,“況且大將軍或大丞相之職並不是世襲的,甚至都不是終身任職的。將來等平定了四方,我就不做了.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隱居!”
“這可不行,”李來順趕緊搖頭,“天下即使平定了也是百廢待興,需要您這樣一心為公的原臣之首,領著咱們一起開創太平盛世啊!”
不得不說,李來順這個忠王的見識還是很靠譜的!李中山對於他的觀點,當然是極為贊同的!
這個忠王的確是大大的忠良啊!
在確定了李來順是忠良之後,李中山話鋒一轉,就直入主題了,“忠王賢侄,現在被圍困在九江的是吳應熊吧?”
“多半就是此人!”李來順笑著說,“大將軍,您是不是想將他生擒?”
“不必,”李中山趕緊搖搖頭,“忠王賢侄,能不能放他走?”
“放走?”李來順一愣,“叔王,您是想.”
“二吳相爭!”李中山笑道,“吳三桂已經不久於世,等他死後,吳家不是吳應熊就是吳應麒不如讓他們先來個狗咬狗,不管誰勝了,吳家都將元氣大傷。萬一吳應熊做了皇帝,以他的能耐,吳家的大周朝估摸就得二世而終了。”
“這個.”李來順思慮了一番,“叔王,小侄自然是唯您馬首是瞻的,但是我那個爺爺”
李中山皺眉問:“闖王他一心想要吳應熊的性命?”
李來順看著李中山的臉色,連忙說道:“叔王,要不這樣,我讓劉一虎帶兵聽您的調遣,我自己趕回九江,看看能不能勸一勸老人家?”
“那可太好了!”李中山笑著點點頭,“我再給老闖王寫一封親筆信,和他言明利害,請他高抬貴手。”
“那敢情好,有您的親筆信,我爺爺應該會回心轉意的。”
九江,能仁寺,大勝寶塔。
吳應熊在九江的太子行轅,就設在能仁寺中,而他這些日子最喜歡做的,就是登上大勝寶塔,眺望城外的自由天地.而他自己,已經出不去了!
因為九江城外,除了緊挨著長江的那一邊,其餘地方都有三重壕溝死死圍困。即便是九江北門外的長江水面上,也停滿了密密麻麻的明軍戰船。
吳應熊,現在可以說是上天無門,入地無路.而更可怕的是,現在正督軍圍困他的那個人名叫李自成!
如果圍城的是李輔臣、李中山,他還是有活路的,大不了就是金陵富家翁。可是李自成卻沒有那麼客氣.吳三桂和李自成之間的仇恨,簡直是比天高,比海深。
李自成殺了吳三桂家裡的三十幾口人,而吳三桂同樣背刺了李自成,讓他失去了天下,李自成的至愛親朋也在隨後的十數年間被大清朝殺得所剩無幾.歸根結底,這些人還是因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而死的!
所以李自成是無論如何都不會饒了吳三桂.現在他抓不到吳三桂,就只能拿吳應熊洩憤了!
因此李自成的大軍一直死死圍困著九江,圍得那叫一個密不透風!
而且除了圍困,李自成還發動了幾輪猛攻,而終猛攻沒有能得手之後,他又開始了攻心戰!
幾十架古老的配重式投石機,現在就在九江的幾處城門外架了起來,正不斷將塞有勸降信的瓦罐、瓷罐拋射到九江城內。
而這些瓦罐、瓷罐內的勸降信就只有一個意思,就是隻要吳應熊一人.城破之後,其他人都可以活!如果有人願意開城迎大明,那大明李忠王一定會重重有賞!
所以吳應熊,現在已經插翅難逃,九江也陷落在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