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大將軍府現在和國人議政會是鄰居,都擺在原來的定王府內。那座定王府再早一些時候是兩江總督衙門,佔地極廣,房舍眾多,而且又是衙門的佈置,可以容納大量的官吏在裡面辦公。
所以草創幕府的李中山也就沒讓人修建新的大將軍府,只是讓人在定王府裡劃出不到三分之一的地盤給國人議政會使用,其餘的地方則作為大將軍幕府的辦公區和李中山自家的生活區。
至於莫愁湖那邊,現在則被一分為二,一半作為南王府,一半作為英王府,是李輔臣、李中山在南京的府邸。不過李輔臣現在領兵去了江西,李中山為了上下班近一點,也難得回去住住,倒是他的山字營駐紮在那裡。
不過今兒不出大門就能上班的李大將軍,卻請了半天假,窩在大將軍府的後宅中的一棟小樓裡面,陪著自己的愛妾吳小艽也沒幹什麼少兒不宜的事兒,兩人只是面對面坐著,一塊兒看信。看幾封從西安府寄來的信!
屋子裡面靜悄悄的,也不知道看了多久,才聽見李中山的低聲沉吟:“吳老皇爺這是什麼安排?先派吳世琮出兵西域,去平什麼葉爾羌汗國,然後又開始生病,還讓吳應熊、吳應麒呆在西安替他主政小艽,你爺爺的身體到底怎麼樣?他這是真的病了,還是”
原來李中山和吳小艽收到的是吳應熊、吳世璠從西安派密使送來南京的書信。一共四封,分別是吳應熊、吳世璠給李中山的兩封信,還有吳應熊、吳世璠給吳小艽的兩封信。
這四封信裡面的內容都差不多,就是向李中山、吳小艽通報了吳世琮西征,吳三桂病倒,吳應熊和吳應麒入朝主政這一攤子事兒。
而且這四封信的字裡行間,都透出了濃濃的憂慮。
特別是吳世璠寫給李中山的信更是透露出了一些不為人知的資訊——在這封信中,吳三桂病倒在前,吳世琮出征在後,而吳應麒則在吳世琮出征後才被從蘭州召回.如果依著這個順序,事情好像就合理多了。
吳小艽眉頭鎖得緊緊的,接過李中山的問題道:“老爺,我爺爺到底年紀老了,又在冬暖夏涼的昆明住習慣了,到了長安後就有點水土不服。而且,他看上去還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那是在擔心你爹和你二叔來個玄武門之變!”李中山悠悠道,“看來他這是憂鬱成疾,在自知不予後,先遣走吳世琮,再召回你二叔,又讓你二叔輔佐你爹一起執政。真是用心良苦啊!”
他已經有點信了!
因為他記得吳三桂就是在三藩起義幹到一半的時候病死的而且三藩起義前後持續時間好像也就八年,現在吳三桂起兵已經四年多快五年了,算時間也差不多了。
不過這事兒還是有點蹊蹺!
之前吳三桂還用離間計把李吉慶整成了孫吉慶計剛用一半,還沒來得及攪動兩廣的風雲,就要死了?不會是在用連環計吧?
這時候吳小艽嘆了口氣,“誰讓他要做皇帝?最是無情帝王家!”
李中山點點頭:“還是大明現在這樣好,君是原君,臣是原臣,大家都能各守本分。”他想了想,又道,“小艽,你回頭寫回信的時候再說一遍,讓你爹、你哥哥在不如意的時候來投大明.大明西王的位子,還給他們留著!”
“嗯,”吳小艽點點頭,“老爺您真好!”
李中山笑著站起身,“小艽,我要去和周培公、姚熙止他們商議對策了.晚上再來看你寫好的回信吧!”
“是,老爺。”
李中山收好了吳應熊、吳世璠寫來的四封信,就轉身離開了屋子,往大將軍府的都堂而去。當他抵達都堂的時候,周昌、姚啟聖這兩個智囊,還有陳永華、盧三好這兩位大中堂,還有李輔臣派給李中山的李中正,以及北王劉進忠推薦來當禮部尚書的朱舜水,再有一位鄭經推薦的長江水軍提督朱天貴都已經在那裡等候了。
以上這幾位,就是現在大明朝廷當中有影響力的人物了。
周昌、姚啟聖是李中山的左膀右臂,陳永華、盧三好是尚書省的左右丞,大明朝廷並列第二的實權人物,李中正代表南王李輔臣,朱舜水則代表北王劉進忠,朱天貴則是鄭經的代表。
招呼幾個人落座之後,李中山開門見山就道:“諜報司是不是已經上報吳三桂病重的訊息了?”
大將軍府左參軍周昌回答道:“大將軍,諜報司和忠王府都上報了吳三桂病重,吳世琮西征,吳應熊、吳應麒秉政的訊息.除了吳三桂是否病重難以確定,其他訊息應該不假。”
“大將軍,嘉定公主那邊是不是什麼訊息?”姚啟聖問。
“吳家的太子、太孫給她和我都分別寫了信。”李中山說,“吳三桂似乎是病重了而且吳周內部很有可能會爆發奪嫡之爭。”
盧三好是吳三桂的西選官出身,還是劉玄初的學生,對吳周的內部的情況是比較瞭解的,他也點點頭道:“這個大差不差.吳三桂都六十多歲,這幾年又操勞得很,病重也是正常的。而且遣走吳世琮也對,一方面吳世琮有獨當一面的帥才,一方面他的心思也比他爹要深沉。”說到這裡,他又話鋒一轉,“不過.咱們防人之心還是要有的!”
“三好,你覺得吳三桂又在裝病?”李中山思索著說,“他這是要.”
“武昌、廣東!”盧三好道,“不拿下武昌、漢陽,吳三桂的荊襄防線就不完整,等於開了個口子,一旦南王殿下和忠王殿下聯手打下江西,咱們的大軍隨時就能殺進湖廣腹地。而湖廣又是吳周的糧倉之所在,失去湖廣,吳周連吃飯都會成問題的。
廣東則可以解決吳周的財政困難和火器、火藥不足的難題現在孫吉慶很可能已經在廣西舉兵了,而咱們又沒打通往廣東的陸上通道。對吳三桂而言,機會難得啊!”
周昌接過盧三好的話往下說:“大將軍,屬下覺得,如果吳三桂真個使詐要憋著壞偷襲咱,對咱們來說一樣是個難得的機會!”
“咱們的機會?”李中山想了想,“培公,你的意思是咱們可以乘機引蛇出洞?”
“對!”周昌道,“這些日子讓參軍司最頭大的就是傑書和耿精忠龜縮.他們龜縮,咱們就得到處攻城,其中江西的九江有天險可守,而浙江的杭州、嚴州和衢州都不好打。”
朱舜水一聽周昌提前浙江難打,馬上接過這個茬往下說:“對,對浙江多山多水,並不好打,北王打來打去,只打下湖州、嘉興,不好好休整一下,真啃不動杭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