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若是不收,他們回頭連覺都睡不好。
真金白銀,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張效坤也是當真仗義,錢財過手,毫不吝惜,轉頭便分給麾下部將,因此特來投奔的他的人,似乎也越來越多。
歡迎儀式結束後,眾人便在一處飲酒作樂,商議著日後如何盤剝。
豪強士紳紛紛建言獻策,簡直就要踏破門檻兒。
轉日上午,張效坤便會叫上江連橫,在縣城裡來回巡視,考察民風商情。
過去,江連橫在奉天立櫃時,老張只是默許,從未在明面兒上支援過。
江家若想做大,還需靠自己的頭腦,把髒活兒幹得漂漂亮亮的,不給官府添堵,免得敗壞名聲。
可眼下“山高皇帝遠”,張效坤肆無忌憚,在地面兒上立櫃,突然省卻了無數週折。
江連橫只需坐在車裡說一句:
“大哥,老弟看這家生意不錯,日後能有前途。”
張效坤聽了,立馬就衝副官命令道:“去把縣長給俺叫來,好好查查這家,有沒有有違律例的地方。”
查出來了,固然好辦。
若是沒查出來什麼,那肯定是父老鄉親“敢怒不敢言”,想必也是些窮兇極惡的幫派勢力,鏟了!
一句話,任憑几代基業、祖產,也都只好賤賣出去。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眼見著富商莫名破產,父老鄉親不僅沒有怨聲載道,反而叫起好來,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架勢。
雖說只是幾座小縣城,但只要耐心壓榨,其中的油水竟也不少。
只三兩天的光景,張效坤便圈定了幾處產業,以待日後慢慢受用。
江連橫跟這位老大哥隨行了幾天,雖說也挺盡興,但心裡卻始終惦記著自家生意的劫貨案。
這件事只要一天沒了結,就像是江家牙縫兒裡的韭菜,人人都看得見,儘管不好意思主動提起,但卻防不住背後竊笑。
待到重新返回寧安縣時,江連橫終於有點坐不住了,便主動找上張效坤,準備辭行去老爺嶺問問親自問問當事人。
不想,趕到將軍衙門時,院內的氣氛卻有別於平常。
沒有牌局,沒有喧鬧,士兵全都繃著臉,神情格外嚴肅。
江連橫推開房門,卻見張大詩人眉頭緊鎖,此刻正端坐在椅子裡檢視電報。
“大哥,是不是那幾個頭目有訊息了?”
江連橫正要說明來意,卻被張效坤忽地抬手打斷。
“老弟,這兩天俺不能陪你了,奉天的保安司令部那邊,要派兩個人過來找俺談事。”
(本章完)
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