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間的觀眾們看來,胡哥不僅僅是開博物館這麼簡單,還解決了兩位老人的工作,甚至完成了王老先生的夢想。
直播間線上觀眾就有八十多萬,五十萬的投票,很快就完成。
“行吧!既然這麼多人看好,那就建個農具博物館,正好,王老先生也是宜興的,和任老師一樣,那我們就在宜興建。回頭,找相關領導談一談,弄塊地皮下來,儘早將博物館建起來。”胡楊拍板道。
他說這話,也意味著,王老先生以後不用再務農,而是當博物館的館長。在大家看來,就算薪水不高,也總比回去耕田好。
隨著歲數的增大,老人以後幹活會越來越艱難。胡哥的這份工作,無疑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而且,也讓曾經不理解他的人,刮目相看。
接下來,大家還在繼續逛,胡楊則是聯絡一些同行前輩,請他們幫忙留意一些古代農具,他大量收購。
方會長等人得知,胡楊打算在宜興修建一座古代農具的博物館,都打電話來表示支援。現在這樣的年輕人,已經非常少見了。
他們這些前輩,還主動表示願意幫忙解決一些問題,比如和宜興一些領導說說話,讓他們安排一下,儘量給與一些方便等等。
這時候,人脈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而宜興的一些領導,聽到這個訊息,當然贊同呀!這和引資建設宜興沒有什麼區別。他們甚至可以安排一個好位置,讓胡楊修建博物館。
見胡楊一路打電話,談的都是修建博物館的事情,似乎已經很多人在回應,感覺連一些手續,胡楊都隨時能拿到一樣,大家都忍不住感嘆:胡哥這人脈關係也太強了。
“看來,我們得在宜興多呆兩三天了。”胡楊和華仔說道。
“可以呀!這地方我也喜歡。”華仔沒意見。
從胡哥一開播,他就跟著胡哥,到現在,不知不覺胡哥就要擁有自己博物館了。儘管那時一家農具展覽的博物館,沒什麼檔次,但這可能是別人一生都難以追求的。
華仔相信,這絕對不會是胡哥最後一傢俬人博物館。
他知道,現在胡哥就積攢了不少古董寶貝,以後說不定會修建更好的博物館。
“談妥啦?”任老師問道。
胡楊點頭:“差不多,回去就能拿手續,領導們支援力度很大。不過,修建的過程,我不可能看著,到時候還要任老師你們多看著。
設計圖,我已經託關係在弄,估計也就是幾天內有結果。這座博物館,我打算投入三千萬建設,後期可能還會追加資金,得看具體情況,算是一家小型的博物館吧!”
徐宏聽了,只能說這種境界自己難以達到。
單純投錢進去,就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全國都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地步。宜興的老百姓有福,多了一個免費的場所。
“嗯!放心,我們肯定幫你看著。”任老師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