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沒幾個人敢主動上門拜訪。
一來,皇后喪期還沒過;二來,前陣子疑似發生了一起宮變,連太后都遠走出京。
即便知道驍郡王翻身變成了吐蕃新王,但京城勳貴向來自恃頗高,哪裡看得起外邦的君王公主,兼之人心惶惶,更沒心思串門看熱鬧了。
止薇這位新公主也輕易不出門,神秘得很,沒什麼人見過她的真容。
截至新年大宴前,真正見過“吐蕃公主”的人除了山蠻使臣外,就是秦國公了。
秦仲光聽說此事時還不以為然,只道驍郡王得了造化,可沒兩天,他就從霍衍之口中得知了真相。
霍衍之看的清楚,當時,他這位岳丈的臉色可謂是精彩紛呈,比調色盤都要五彩斑斕。
他隱晦暗示了幾句,便大發慈悲,將其打發走了,讓他獨自去舔/舐內心的傷口。
秦仲光呆呆地出了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本以為,蘇氏獨身多年未再嫁,或許也是在默默等他,等著他和她們母子三人團聚。
如今,一切都變了!
要是蘇氏嫁了個平民,或許他還能做點什麼,但,他敢打吐蕃王妃的主意嗎?
陛下話裡的暗示,他聽懂了,是希望他爭取將止薇留下來,不要去吐蕃。
秦仲光自然也願意這麼做。
他憂心忡忡地去了驛館,止薇的態度卻很冷淡。
無奈之下,他只得覲見皇帝,建議把宋止戈調回京來。
霍衍之猶豫了下,沒答應。
北疆戰事未平,因為一己私慾,擅動兵馬,這可不是明君之舉。
大年初一,宮裡照例辦了個新春大宴,諸多王公大臣及家眷命婦都可入宮列席。
然而,因為冬月裡發生的系列大事,這個新春自然是不可能大肆慶祝的了。
雖然不如往年喜慶,但,該有的規矩禮節卻也沒少。
“滯留”在京的山蠻使臣和吐蕃使臣都接到邀請出席,止薇這個新鮮出爐的吐蕃公主自然也不例外。
止薇剛進場,就覺得四面八方的探究目光都匯聚了過來。
她臉色微紅,手心都出了層薄汗,只能慶幸,自己今日一身吐蕃裝飾,頭上頂著的金冠將她小半張臉遮得嚴實,給她添了不少安全感。
吐蕃人喜愛金銀,無論貴族、平民,都喜歡把自己往富貴榮華的方向打扮。
止薇這一身已經算是精簡過來的成果了,但相比大齊女子,還是十分華貴顯目。
尤其是那身金線繡的錦衣,在陽光底下簡直能亮瞎人的眼。配上描繪得體的妝容、明豔大氣的眉眼,登時就將命婦們的眼神吸引了過去。
家中有女眷在後宮的那些格外緊張,開始擔心,這位番邦公主是不是來和親的。
勳貴裡沒成婚的適齡男性開始浮想聯翩,覺得皇后剛剛薨逝,也許皇帝會為了面子不納美,而把這位番邦公主賜給他們。
宴席開始後,眾人心裡齊齊一涼。
因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高坐主位之上的皇帝陛下雖然表情剋制,但眼神沒少往吐蕃公主那個方向瞟。
眾人大恨,更是沒好氣地剜了止薇好幾眼。
看久了,其中一兩人心裡就開始嘀咕:“這吐蕃公主怎麼看著像是有幾分眼熟呢,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