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衍之黑著臉回了宮。
隨侍的大臣們都以為,皇帝是被那出“疑似刺殺”事件刺激了,正憋著火準備徹查。就連知情的趙久福,也覺得陛下的演技突飛猛進,愈發爐火純青了起來。
然而,只有皇帝一人心知肚明,他氣得根本就不是這件事。
回到宮裡,他屏退眾人,只留下趙久福,詳細問了一番那個侍衛的來路。
趙久福當時沒留意到那一幕,還以為是陛下覺得那侍衛英勇過人,想要獎賞,便如實說了那袁姓侍衛的家底和為人品性。
不料,皇帝聽了之後,並沒有吩咐他挑東西賞賜,臉色反倒更黑沉了些,弄得趙久福有點摸不著頭腦。
良久才道:“此人剛勇有餘,機變不足,還是讓他在御林軍裡多歷練兩年吧。”
這就是一票否決的意思了。
趙久福更是一頭霧水,只得依言去跟李統領商量著把這事敲定了。
袁承泰本人也很快得到了通知。
當然,他並不知道影衛一事,更不知前陣子長官挑選自己和王京等人出去是為了什麼,他只管服從上司的命令,也不像王京那樣多疑,還四處去打探訊息。故而,被踢出了特訓小隊之後,他也沒有太多的受挫感,只當是自己哪裡表現不好被刷了下來。
倒是王京,他那日沒跟著去皇莊,不明就裡,便有些為好兄弟不平,認為那李統領肯定是偷偷收了賄賂,不然不會把袁承泰刷下來。
“那天要不是你,只怕好幾個年邁體弱的大人們都得被那野獸撞傷,陛下不賞你也罷了,怎麼連李統領也一點情面不講?實在是古怪!”
袁承泰也想不通,反過來勸王京。
“宮裡頭哪有那麼多為什麼?不是我時運不濟,就是我能力不足,兩樣都沒什麼好說的。”
過了一日,他當值時又撞見了止薇,滿腔心事無人訴說,考慮許久,才悄悄跟王京說了皇莊那日之事。
王京聽得有些目瞪口呆,好半晌才反應過來。
“你是說,那位止薇姑娘打扮成小太監,跟著陛下去皇莊了,還一起下地了?”
袁承泰不好意思地說:“是啊。雖然她換了裝扮,可我還是一眼就把她認了出來……”
王京扶著額頭打斷他:“等等,你剛剛說,那隻野獸衝著人群奔過去時,你先是把那位姑娘護在了身後,才拔刀應敵的嗎?”
袁承泰老實點頭,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像是在納悶好友為何會不斷重複他的話。
王京深呼吸了幾次,以一種陌生的目光打量了他好一會,突然換了話題。
“你要不要考慮跟李統領說一聲,調去其他地方?京城大營雖然苦一點,你回家還更近一些,沒準哪天還能上戰場。帶兵打仗不是你一直以來的夢想麼?”
袁承泰想了想,面露猶豫之色。
王京對這個一根筋的好友的心事再明白不過,他繼續循循善誘。
“我知道,你想留在宮裡,還能多見那位姑娘幾眼,對吧?可你要想清楚了,人家姑娘在御前這麼有體面,將來就算放出宮了,定然也不會空手出去。你呢,我也不怕你生氣,你家裡的情形你自己也知道。若不趁年輕打拼一番事業出來,就靠著祖輩傳下來的這個位子混飯吃,你將來用什麼求娶人家姑娘。你說是不是?”
這話果然說中了袁承泰的心事。
他是長子,底下好幾個弟弟妹妹都還要婚嫁,母親卻體弱多病,一家子人都靠著他的微薄俸祿過活。若是能將止薇姑娘娶回家,他定然也不忍心讓她每日辛苦勞作。為了讓家人和未來的妻子過上好生活,他自己少不得要吃點苦頭了。
三言兩語將袁承泰勸轉了心意,又帶著他去找李統領喝了一次酒,敲定這事之後,王京才敢出一口大氣。
原本只是隱隱的猜測,卻在見到李統領之後更加確定了。
陛下定然是因為那事對袁承泰生出了不好的觀感,否則,李統領不會用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看袁承泰,又在他小心翼翼提出想去京城大營的要求後綻出一絲欣慰。
至於陛下心意為何如此,極大可能是當日袁承泰置尊貴的陛下而不顧,跑去護著個卑賤的“小太監”,或是另一個更糟糕的可能……
不管怎麼樣,把人弄走就好!
引發這一系列人事變動的女主角本人卻對此一無所知,甚至根本不知道那位袁侍衛已經調走了。
自從去了趟皇莊回來,她已經連著抄了三天的書了,抄得眼花繚亂,連吃飯時都改用了左手,只為了讓可憐的右手有休息的時間。
抄書這個新任務是皇帝扔給她的,而且,抄的不是其他,而是各種農書!
還沒個正當理由!
可皇帝最大,他的命令沒人敢違背,而且只是抄書,又不是讓她做什麼殺人放火的事,止薇也沒法拒絕。
就在她險些淹沒在那堆《齊民要術》《農政全書》《汜勝之書》裡時,皇帝終於大發慈悲,讓她結束了這種單調的苦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