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僕二人心中狂跳,唸了句阿彌陀佛。
小雅又打發那小太監出去繼續打聽,才試探著說:“主子,這事是不是太趕巧了些?皇長子那兒……可二公主……”
溫美人手腳冰涼,一句話都不敢多說,只暗暗吩咐小雅先去準備一套素服,以備不時之需。
這一晚,宮城裡沒幾個人真正能閤眼,包括宮裡這兩位地位特殊的孕婦。
溫美人熬了半宿,一直等到天將破曉之時,微微有了些睏意,外頭終於傳回了訊息。
二公主沒了。
皇長子救了下來。
眼前閃過昨天李婕妤哆哆嗦嗦煞白的臉,溫美人嘆了口氣。
“去把素服拿出來,伺候我梳洗吧。”
八月十五中秋夜,本該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最後卻鬧成了悽悽慘慘的白事,好不叫人唏噓。
慈寧宮裡的太后離場較早,一開始也沒人去通知她,直到最後二公主真夭折了,凌晨時她老人家才得到訊息,隨之報上來的自然還有淑妃和皇長子的事。
太后臉色沉沉,當下就讓何嬤嬤替自己走一趟,傳自己口諭,把如今管宮的兩個媳婦罵了個狗血淋頭。
而且,太后針對的還不只是中秋夜的亂子,更是將淑妃早產、溫美人和大公主中毒等等一系列事情都挖了出來,明晃晃地指責皇后、賢妃二人志大才疏,將後宮管得烏煙瘴氣、亂七八糟,差點連“德不配位”這樣的詞都說出來了。
賀婕妤聽說此事,樂得差點沒笑出來,轉頭還要裝出一副肅穆的樣子去慈寧宮勸慰姑母,又不遺餘力地給皇后、賢妃二人上眼藥。
妃嬪們紛紛登門拜訪,“安慰”沒了女兒的李婕妤,言語間不乏有人提及,若不是昨夜淑妃搶先一步將太醫全叫走了,二公主落水之後也不至於遲遲等不到太醫醫治,也就不一定會落得個早夭的下場。
李婕妤如喪考妣,一夜之間彷彿老了十歲,整個人變得呆呆傻傻的,聽見這些話也沒反應,叫那有心挑撥的小妃嬪好沒意思,只能悻悻轉頭去其他人中間煽風點火。
處於爭論中心的淑妃既要養病,又要養兒子,又要坐月子,更是閉門不出,只打發人給李婕妤那裡送了一份厚厚的喪禮,宛若補償。
被太后“點名批評”的后妃二人反應不一。
賢妃第一時間跪下脫簪請罪,轉頭又親筆寫了請罪的奏疏,一式三份送往太后、皇后、皇帝處,大意是自己德不配位,管宮不當,導致發生如此慘禍,希望能得到應有的懲罰。不等三人有反應,她自己已經換上了粗布衣服,每日三餐也換成了粗茶淡飯,還不見一點肉腥,說是要為不幸夭折的二公主靜修祈福。
皇后聞訊後氣得牙癢癢,卻不能學著賢妃裝模作樣,只能硬著頭皮去皇帝、太后那兒請罪,又硬著頭皮表示自己會將功折罪,查清真相,還二公主一個公正,云云。
可太后沒給她這個機會。
太后和皇帝母子二人密談過後,幾個月以來一度左右搖擺的宮權突然被交到了太后手裡。
明面的理由當然是皇后身子重、不堪操勞,可皇后心裡自己知道,這是太后和皇帝的遷怒,其他妃嬪亦如是想。
一時間,賀婕妤變得眾星捧月起來,彷彿皇后已然失寵,賢妃也沒了再戰之力,太后的親侄女賀婕妤要坐收漁翁之利了。
畢竟,太后年紀大了,先前又病了那麼些時候,還險些沒挺過去。現在就算康復了,身子骨肯定也大不如前,怎麼可能有精力應對那麼多的瑣碎宮務?全部交給底下的嬤嬤女官又不放心,這種情況最好還是在妃嬪裡面挑一個打下手。
而滿宮裡跟太后有血緣之親的人只有一個,就是賀婕妤。
就連賀婕妤本人也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