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之亮,造出這玩意兒的人是誰?”
“是西北軍工基地的總工程師吳本正。”
李榮大笑著點頭,“不愧是留洋歸來的頂級大師,給我提升他的待遇到正師級,告訴吳總工,只要他能研發出106毫米的大口徑無後坐力炮,我再給他提一級。”
“是。”
楊之亮去傳訊之後,帶著一個哭笑不得的回覆走了過來。
“大帥,吳總工不要什麼級別待遇,他想請西北軍工基地的12萬工人們吃一頓海鮮,您看……”
李榮大笑,“沒問題,立即安排給他們空運過去,直接運100噸,讓他們吃個夠。”
“是。”
“大帥,今年還真是軍工大爆發,除了這個,我們還研究出很多東西。”
“第一,您拿出來的那個10倍狙擊鏡的設計圖,已經被我們用到望遠鏡的設計上,目前我軍各級軍官使用的6倍鏡和8倍鏡都可以被替換了。”
“是嘛。”李榮臉上綻放出笑容,這可是自主改進升級,不靠系統就吃透的技術,當然值得高興了。
“第二,葫蘆口造船廠的姜煥然您還記得嗎?”
李榮點頭,“他是我招募的最早一批頂級造船工程師,畢業於盎西國皇家海軍大學,收到過倫城造船廠的邀請,怎麼,他研究出了什麼東西?”
“一艘新艦,目前已經得到海軍那邊的認可,要求一口氣建造10艘呢。”
“哦?”
李榮忍不住眉毛一揚,就瞧見楊之亮將一張圖紙在自己面前鋪開。
“您瞧瞧,這是一款坦克登陸艦。”
“艦長100米,寬15.3米,吃水4.2米。”
“標準排水量1700噸,滿排接近5000噸。”
“配備2臺1700匹馬力的柴油機,最大航速只有12節,艦上人員編制在140人左右。”
“艦上有起重機,有裝甲門,放下去就是一塊鋪在水邊和岸上的鐵板,可以讓坦克直接從船上開下去。”
“艦上標配2艘登陸艇,一次可以運輸17輛灰熊34中坦或者32輛卡車,或者1000名官兵。”
李榮忍不住眉毛一挑,“這是好東西啊,不過你算錯了一件事情,灰熊34中坦,是沒辦法在海里遊的,咱們得儘快研究出一款兩棲水陸中型坦克。”
“是。”
“立即告訴姜煥然,給我大批次製造這一款坦克登陸艦,我將其命名為踏浪級,一口氣先給我造30艘再說。”
“是。”
他有3個海軍陸戰軍,說實話,30艘還真是不多。
楊之亮很快走了回來,“姜總工來電說,可以在1926年之前,完成30艘的下水,不過要佔用部族級驅逐艦的生產線。”
“那無所謂,部族級轉移到魔城造船廠生產即可。”
這玩意兒吃水淺,甚至可以到南江上使用。
到時候沿著江面鋪設一些浮橋,對接江道,就可以讓坦克快速通行。
這麼一來,渡江作戰的時候,機械化部隊的推進速度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