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漢闕 > 第54章 斬首行動

第54章 斬首行動 (第2/2頁)

此事極其機密,連副使吳宗年都沒告訴,傅介子本以為無人能猜到,卻不想任弘一說就中。

任弘笑道:“按理說,樓蘭如此桀驁,助匈奴為虐,大漢應該發兵懲戒才對。”

“但樓蘭都城距離玉門關千六百里,玉門以西的亭障又放棄許久,沙漠行軍緩慢,起碼要一個月才能抵達。兩次大宛之戰證明,跨越流沙遠征,代價太大了,且容易引起匈奴人警覺。”

“反倒是派遣勇士刺殺,誅其首惡,為樓蘭換一個親漢的王侯,代價更低許多……”

“你的看法倒是與我相同。”

傅介子頷首:“不錯,大將軍雖欲恢復孝武皇帝之策經營西域,但眼下朝野輿論為賢良文學充斥,他們在鹽鐵之會時便抨擊孝武之策,認為遠征西域,只會讓甲士死於軍旅,百姓罷於轉運……”

所以為了不引起朝局動盪,讓反對者炸毛,霍光的意思是,既要在西域與匈奴展開競爭,拿下樓蘭,又不能貿然出兵,影響國內的民生。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傅介子只能提出了自己的計劃:

“我在西域走了一圈後,將所見所聞告於大將軍。”

“樓蘭、龜茲兩國數次反覆而不誅,無所懲艾,恐怕會讓西域諸邦越發輕視大漢。我路過龜茲、樓蘭時,其王易近人,若能帶著勇士前去刺殺,推鋒折銳,穹廬擾亂,上下相遁,因以輕銳隨其後。彼輩必交臂不敢格,大漢之威,將震撼諸國!”

其實,刺殺不服漢朝的蠻夷君長,扶持親漢侯王,維持傀儡統治,這主意還是桑弘羊在鹽鐵會議時提出的。

但卻被賢良文學當成噴成“不仁不義”,他們痛心疾首,覺得大漢作為天朝,不該用武力,而應用德行,以實現遠人來朝,怎麼能想出刺殺這種下三濫招數呢?

然而,大將軍霍光是個實用主義者,他先利用賢良文學的力量,將政敵桑弘羊逼到了絕境。

但在幹掉桑弘羊後,卻延續了他的政策,不僅鹽鐵沒廢除,連這徵募勇士刺殺敵人的點子,也重新撿了起來。

“故大將軍曰:龜茲道遠,且先驗之於樓蘭!”

所以傅介子這次出使樓蘭,名為贈禮,實則是一場中央授權的斬首行動!

難怪他需要那麼多奇節勇士。

回想任弘方才的話,傅介子道:

“入其國而刺其君,成功者少,失敗者多,吾等不可重蹈荊軻覆轍啊,專諸進炙刺王僚之策麼?以美食誘樓蘭王而殺之,倒也不錯,畢竟是戎狄胡君,沒怎麼見過世面,或能成功。”

飯局上下手,這是春秋戰國的老套路了,晉卿趙無恤也這麼幹過,請他姐夫代王吃飯,然後讓廚師用打酒喝的銅鬥,一下敲碎了代王的腦袋……

“不過可惜了……”

傅介子拉長了聲音,上下打量任弘:“你或許烤得了炙魚美味,卻當不了專諸啊。”

任弘有些尷尬,他的武藝的確不夠下飯。

傅介子指著遠處,奚充國、孫十萬、鄭吉、韓敢當、趙漢兒等壯士們笑道:“他們,便是專諸慶忌之輩,我已徵募了不少。”

繼而看向任弘,目光裡滿是激賞:

“但能夠出謀定計的‘伍子胥’,唯有你一人而已!”

最新小說: 大明最後一個軍閥 大虞掌燈人 女將在上:王爺放著我來 在下郭奉孝,開局娶洛神 三國:孫吳我做主 江山易改王妃難追 鐵血大明1625 穿越到明朝當舉人 大唐御史:女帝饒命 爭魏 三國從轉生到一杆長槍上開始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國之灌水奇緣 三國從救呂布開始 山寨小姑爺 大明,我要做皇帝! 三國之重生劉備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歲歲暮暮朝朝 漢末最強釘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