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你想在我荊州的地盤上搞風搞雨,讓本州俯首稱臣,那麼本州就只好與你拼個魚死網破!
胡昭掃了兩排將士一眼,神色不為所動。而司馬懿卻是整了整衣冠,昂然而入,腦袋高高的抬起,下頷上剛剛冒出來的鬍鬚彷彿剛剛取得大勝的公雞頭頂的雞冠,頗有點趾高氣揚的味道。
這胡昭是聲名在外的一代名士,就連當初在中原權勢極重的曹阿瞞和袁本初都沒有搞定,自己給他三分薄面原就應該。可是你特麼的一個毛都沒有長全的年輕人,鬼知道你是個什麼玩意兒,居然也敢來挑釁本州?
劉表心中恚怒,眼睛一瞪,劉磐猛地將腰中的寶刀一抽,一片銀光在堂中亮起,眾人手中利器齊出架在堂前,同聲怒吼:“堂下來者何人,見到刺史大人為何不拜?”
司馬懿毫無懼色,甩了甩衣袖,扶著胡昭大搖大擺的走過眾人擺置的刀兵陣,厲聲喝道:“本使乃河東司馬懿,今奉陛下聖旨出使荊州。敢問劉荊州,如今這荊州地域可還是大漢疆土?”
劉表頓時陷入兩難之境,若是直接承認荊州依舊隸屬大漢,那麼此刻應該下拜的就不是司馬懿,而是他劉表了。
畢竟,司馬懿此刻代表的是大漢朝天子的顏面。
而一旦他否認荊州的隸屬關係,王黎便有了出兵的大義,此刻的荊州還沒有做好全面禦敵的準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荊州當然是大漢的荊州,不過你司馬仲達卻未必是大漢的司馬仲達,既然你等來路不明,刺史大人如何下拜?”
劉表一時語塞,焦頭爛額間,聽得郡衙外一陣長笑,兩道人影從門外飄然而至,正是劉備和諸葛亮二人。
諸葛亮朝劉表行了一禮,又與胡昭抱了抱拳,緩緩起身掃了司馬懿一眼冷笑道:“說起來,你司馬仲達也是多智之士,怎麼今日也欲憑藉三寸之舌效仿說齊的高陽酒徒乎?”
“酈食其縱酒使氣,疏闊狂放,其人不僅富於謀略,而且勇於冒險敢作敢為,為高祖一統九州立下了赫赫戰功。”司馬懿冷然一笑,氣勢陡生。
“你諸葛亮雖然名聲在外,卻無經書流傳於世,也無功績陳列於前。說到底,也不過只是一介山野村夫,你有什麼資格出言不遜嘲笑我大漢先賢?”
諸葛亮微微抬頭:“酈食其計克陳留郡,勸降秦國守將,輔助高祖破武關攻咸陽,奪取滎陽,佔據敖倉,最後因勸田廣歸順被其烹殺,乃是我大漢朝真正的忠臣,自然受得亮的尊重。
但是,閣下作為京兆尹司馬公的後代,不思為朝廷盡忠,反而投靠要挾天子之王賊,和你那祖上殷王一樣首鼠兩端,又如何值得亮尊重一二?”
諸葛亮口中的殷王乃是司馬懿祖上的司馬卬,先秦末年,司馬卬率軍攻佔朝歌,平定河內,屢立戰功,楚霸王項羽於是立其為殷王,王河內,都朝歌。
高祖二年初,司馬卬主動反楚結果為陳平所敗,遂再次投靠項羽。高祖二年三月,高祖兵渡黃河,於河內俘虜司馬卬,司馬卬復降高祖,置地河內郡。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但是諸葛亮卻偏偏在司馬懿面前提起司馬卬,很顯然,他是想借司馬卬之事刺激司馬懿,一則是想讓司馬懿惱羞成怒方寸大亂,二則是藉機表明司馬懿身份不正,不配為朝廷使臣。
司馬懿果然大怒,指著諸葛亮喝道:“諸葛村夫,既然你敢口出狂言,今日我司馬懿在此,你可敢一辯?”
“有何不敢?莫說你區區司馬懿一人,就算是你背後的主子親自前來,我諸葛亮照樣說得他掩面而逃!”諸葛亮一聲長嘯,徐徐走到司馬懿面前,雙眼一翻,睥睨天下的氣勢奪目而出。